本文作者:访客

年份酒打“真”局

访客 2025-07-03 11:10:48 1986
年份酒打“真”局摘要: 部分酒厂以“串酒”“碎沙酒”冒充“12年至18年坤沙”洞藏酒,个别商家低价售卖所谓的“三十年陈酿”“窖藏30”等白酒,线上直播间里以“20年坤沙老酒”为噱头的“...

部分酒厂以“串酒”“碎沙酒”冒充“12年至18年坤沙”洞藏酒,个别商家低价售卖所谓的“三十年陈酿”“窖藏30”等白酒,线上直播间里以“20年坤沙老酒”为噱头的“宠粉福利”……日前,相关媒体调查曝光的白酒市场“年份酒”乱象,引发广泛关注。

年份酒打“真”局

在酒说看来,部分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白酒年份越久越珍贵”“酱酒坤沙工艺品质高”的认知,进行概念营销甚至虚假宣传。

因此,整治年份酒乱象,要划红线、亮明牌、打“真”局,多方协同合力出击。

年份酒乱象,火热与迷局交织

近年来,国内年份酒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已超千亿,成为巨大增量市场。同时,年份酒市场的诸多乱象,比如虚假宣传、品质欺诈、价格虚标等问题,严重困扰着酒类厂商和众多消费者。

央视财经频道《财经调查》栏目播出《“年份酒”岂能凭空造》

首先,部分酒厂为求暴利虚假宣传、以次充好。比如,某些酱酒企业将“串酒”与碎沙酒混合,冒充“12-18年坤沙”洞藏酒;个别厂家将低价的碎沙酒甚至酒精酒,伪装成酿造周期长、工艺复杂、出酒率低的坤沙酒售卖……这些产品往往有着精心设计的包装与宣传,市场销量相当可观。

其次,线下市场套路重重。当酒说走进河南郑州某世贸商城,各类年份酒琳琅满目。不少产品在外包装上打着“三十年陈酿”“老酱酒”“窖藏30”“窖龄1988”等极具吸引力的名号。

部分商家直言,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些所谓的年份标识很多是招揽顾客的噱头,并非真正历经数十年窖藏。很多客户抱着“贪便宜”“充面子”的心理而下手。

再者,线上平台成年份酒乱象重灾区。在各大直播平台,每天都有大量主播卖力兜售所谓的年份老酒,销售话术极具蛊惑性,“15年茅系老酒”“20年坤沙”等宣传不绝于耳,甚至很多产品是新酒加调色酒伪造,成本几十元、虚标899元,最终以“家人福利”“超低价”诱惑消费者下单。

整体来看,年份酒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对整个白酒行业的信誉与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冲击。

制定标准+强化监管,让年份酒整治更有力度

针对年份酒乱象,制定年份酒统一标准体系、监管部门强化监管力度、线上平台规范入驻审核与内容监测,多方协作对于规范年份酒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日前,由中国酒业协会牵头、泸州老窖作为主起草单位联合各名酒企共同制定的《瓶储年份酒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一标准完善了陈年酒的标准体系,将为陈年酒市场提供规范和准则,增强消费者信任,有效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近期,全国多地白酒产区的地方政府和实力酒厂纷纷行动,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使用食用酒精勾兑、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比如,遵义市全面开展涉酒生产销售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酒类广告行为的提醒告诫书》;遵义市白酒行业商会发布关于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的倡议;众多酒企纷纷发布告消费者承诺书等。

还有,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履行主体责任,严格审核商家资质,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销售情况,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

此外,还需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年份酒的认知和辨别能力,让消费者了解“真年份酒不可能低价出售”,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年份酒打“真”局

立足行业看,众多头部酒企都将年份酒视为品牌战略升级的核心引擎与品质提升的关键。

目前,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洋河、珍酒、国台等酒企持续行动,以多元化方式规范并强化年份酒价值表达,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

一是强化年份酒的价值体验和尊享服务。比如,茅台作为行业领军者,积极探索年份酒的品质提升与文化塑造。

今年5月,茅台1935举办封坛大典,提供350L和500L两种规格的封坛酒,并配套为期2年的个性化窖藏服务;同时,茅台在全国各地开展陈年茅台酒尊享品鉴会,将岁月和品质融为一体。

二是联合多方力量,持续整治年份酒乱象。比如,五粮液长期联合公安部门、监管机构开展行动,对新酒造假做旧、仿冒五粮液老酒等行为严厉整治,清理电商平台非官方授权店,提醒消费者官方渠道购买产品。

三是打造真实年份产品,打造老酒IP,让消费者为“真”而饮。

比如,五粮液发布经典五粮液全系产品,通过明确基酒年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清晰的品质标准;洋河打造梦之蓝·手工班10年、15年、20年系列高端产品,主打“真实年份酒”;还有,舍得坚持老酒战略,连续举办四届老酒节;国台国标酒在瓶身标注“真实年份”,连续举办国台国标酒盲品挑战赛;珍酒最新发布战略级新品“大珍·珍酒”,学名珍酒·2020真实年份。

整治年份酒乱象,关键是打“真”局。只有通过完善标准、强化监管、加强消费者教育,以及头部酒企的示范引领等多方面努力,才能巩固消费信任,持续推动年份酒的价值回归。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