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矿检测,分红4952万后账上还有3亿,募3621万补流,资产负债率才12.71%,募资必要性存疑

北矿检测IPO:账上躺着3亿现金,偏要股民3600万补流?这波操作太离谱!
北交所的审核问询函,把北矿检测被质疑的问题问了个底朝天。这家自称“有色金属检测龙头”的企业,一边晒着60%的高毛利,一边被监管追着问“数据不一致” “业绩真实性与持续性”;更魔幻的是——账上明明躺着3亿现金,资产负债率低到12.71%,偏要哭着喊着找股民要3600万“补流动资金”。
这哪是上市融资?分明是“家里有矿还要抢邻居米缸”。
一、账上3.4亿现金+低负债,补流3600万?超低负债,根本不差钱!
截图来源:招股书上会稿P132页。
截图来源:WIND
先看北矿检测的家底: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3.47亿,其中流动资产3.21亿,2024年年底货币资金3亿;负债呢?流动负债才3530万,2024年资产负债率低到12.71%,2025年Q1更是降到12.14%——这水平比A股很多“不差钱”的国企还健康。
再看现金流:2022-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是2.06亿、5782万、6 432万,三年累计流入3.28亿。今年一季度流入1754万,账上现金越滚越多。
可就是这么个“现金奶牛”,偏要在IPO里塞个“补流动资金”的需求:拟募资2亿,其中5621万(后来调整为3621万)要用来“补充日常运营资金”。
问题来了:你账上3亿现金够不够花?2024年全年收入1.48亿,净利润5513万,就算今年收入翻倍到3亿,净利润1亿,3亿现金也够撑半年了。
更讽刺的是,公司过去三年累计分红4952万——这钱要是拿来扩产或研发,哪轮得到现在找股民要钱?
北交所问得直白:“资产负债率仅16.2%(2023年),货币资金充裕,募资补流的必要性?”但北矿检测的回答更敷衍:“业务扩张需要”。
业务扩张就不要分红嘛。
二、毛利率60%的“神话”,藏着多少水分?
北矿检测最引以为傲的,是60%+的综合毛利率——远超同行40%的平均水平。
首先,成本核算方式被质疑“太儿戏”。公司检测业务按“检测元素数量”分摊成本,但不同元素的检测难度、耗材、工时天差地别。比如检测黄金和检测废矿石,能一样算成本吗?这种粗糙的分摊法,直接导致成本被低估,毛利率虚高。
其次,毛利率波动诡异。2022年突然从6 4.69%降到61.43%,2024年上半年又反弹回61%左右。公司解释是“碳酸锂期货检验业务收入增长”,但这类新业务的成本核算更不透明——你说赚得多,谁知道是不是把成本悄悄“挪”到其他业务里了?
更扎心的是存货周转率。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只有11.33次,而行业均值是381次——相当于别人一年能卖381批货,北矿检测只能卖11批。货卖得慢,库存积压,按理说毛利率该承压,可它偏能维持高毛利,这钱赚得踏实吗?
监管直接问:“成本分摊逻辑是否合理?存货周转慢为何毛利率还能高?”北矿检测至今没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
三、关联交易的“亲情价”,到底便宜了谁?
北矿检测的大股东是矿冶集团(持股87.6 4%),国务院国资委是实控人。按理说,关联交易应该更规范,但北矿检测的操作却让人起疑。
最典型的是“低价服务”。公司为矿冶集团提供检测服务时,“无需出具报告”的服务定价只有市场价的42.5%(挂牌价50%再打8.5折)。同样是检测,给外人按市场价收,给大股东打折近6折,这是“亲情价”还是“利益输送”?
更绝的是,公司还和关联方共用“稀贵金属检测资质”。检测资质是检测机构的命根子,北矿检测自己不花钱买,偏要靠大股东“输血”,独立性从何谈起?要是哪天大股东不高兴了,断了资质,公司业务是不是要崩?
监管问得尖锐:“关联交易定价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北矿检测只说“符合市场原则”,但拿不出任何第三方比价证据——这种“我说是就是”的态度,谁信?
四、数据打架、低级错误,招股书是在糊弄谁?
北矿检测的招股书,堪称“错误大赏”。
首先是研发人员数据“对不上”。审核问询函指出,公司、保荐机构、会计师三方报的研发人员数量不一致,怀疑是为了凑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临时改数”。
其次是“其他应付款账龄”填成“不适用”。应付款哪有不记账龄的?公司直接填“不适用”,明显是敷衍。
最离谱的是,2024年上半年仪器业务收入突然暴增401万,主要靠单一客户“宜都兴发化工”的技术开发合同。但合同性质到底是“技术服务”还是“软硬件销售”?收入该按总额法还是净额法确认?公司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被质疑“突击冲业绩”。
招股书是公司给投资者的“说明书”,连基本数据都对不上,还谈什么“信息披露真实准确”?
五、行业萎缩还要扩产?这是要当“接盘侠”吗?
北矿检测募投项目的重头戏是“先进检测仪器基地”,计划投1.44亿。但问题来了:行业都在萎缩,你要扩产卖给谁?
数据显示,2021-2023年,国内有色金属检测市场占有率仅3%左右,2022年还跌到2.72%;更惨的是,采矿冶金检测机构数量5年锐减27.5%(从730家降到529家)。行业都在缩水,北矿检测却要扩产,新增的产能卖给谁?难道指望行业突然“起死回生”?
更要命的是,公司现有设备利用率低得可怜。2024年仪器业务收入才401万,占总收入2.7%,新增1.44亿的检测仪器基地,设备买回来大概率要“吃灰”,折旧费倒要先吃掉利润。
这不是扩产,是“烧钱买教训”。
结语:上市不是“提款机”,别拿股民当冤大头
北矿检测的上市动机,其实早写在账本上了:账上3亿现金,负债低到12%,每年赚5000多万,完全不缺钱。它急着上市,不过是想借资本市场的“东风”,把股民的钱。。。。。。
高毛利是虚的,关联交易是灰的,募投项目是空的——这样的公司,凭什么让投资者买单?
北交所的11连问,已经撕开了它的“遮羞布”。剩下的就看股民自己的了!别短裤衩不剩,抱怨没马前炮提醒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