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闭幕

访客 2025-07-11 11:10:29 20202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闭幕摘要: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在11版整版关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从单...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在11版整版关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从单一学术论坛扩展为人文综合论坛,在开放交流中形成和声。

以下为报道全文: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闭幕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7月10日闭幕

在尼山,对话世界文明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下设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等6个分议题。围绕大会主题和分议题,论坛举办了2场主旨演讲、4场高端对话、8场分组对话会,同时还举办7场平行论坛。本届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本届论坛参会嘉宾500余人,其中国际嘉宾近300人,包括外国政要和前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知名专家学者,来自70多个国家。

从2010年至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经举办了11届。2010年9月,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济宁泗水圣源书院举办。自此,尝试用对话化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偏见与误解,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成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坚持的价值理念。

提起尼山,你会想到什么?不少人会想到孔子,因为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对于从事比较哲学与儒学研究的美国夏威夷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安乐哲来说,他眼中的尼山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交流、全球学者共同探讨文明价值的地方,因为尼山有一个重要的交流互鉴平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从首届聚焦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到第三届论道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从第五届在同命同运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讨责任与担当,到去年共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始终紧扣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为不同文明搭建对话交流平台,不同文明也在尼山留下交流互鉴的珍贵印记。

在全球不确定性笼罩下,促进对话、推动交流互鉴、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我认为,这样的对话倡议恰逢其时,也至关重要。出席本届论坛开幕式的马尔代夫副总统侯赛因·穆罕默德·拉提夫表示。

论坛主题启示我们:现代化绝非忘记历史,恰恰相反,能否负责任地实现现代化,这依赖于我们能否铭记本源——明辨自身是谁、从何而来、以何种价值走向未来。柬埔寨王国国务大臣陈乐提在开幕式致辞中说。

在山东大学教授、韩国首尔大学终身教授金光亿看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选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作为主题,已经道出对待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应有的共识与态度。各美其美指的是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人们应该承认并尊重每一种文化。美美与共是指每个文化虽然不同,但能够互相承认、共存,是一种能实现互相尊敬、平等交流的状态。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说,这一主题通俗易懂、全面深刻地呈现了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仁爱大同社会等价值观念,是儒家思想在现代语境下的具象化表达。同时,这一主题也体现了一种处理国际关系与文明关系的鲜明态度,即反对单边主义利己主义,倡导互相尊重、合作共赢,在全球现代化道路上成就他人的美好、实现共同的美好,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本届论坛还突出学术性、思想性、国际性,举办38场学术活动,其中主论坛16场,平行论坛22场。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其中,国外专家学者220余名、国内专家学者180余名。超过230名学者在38场学术活动中演讲和对话。论坛学术活动增加了高端访谈、高端对话、分组对话等互动形式,以更好实现与会者的互动交流。

为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本届论坛邀请国内外主流媒体记者现场报道,同时邀请外国主流媒体记者和自媒体人实地采访,切身感受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和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举办多场尼山杏坛,由知名专家学者现场演讲,同步制作多语种视频节目。配合本届论坛,孔子博物馆还联合故宫博物院举办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让更多人感受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深远影响。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从单一学术论坛扩展为人文综合论坛

在开放交流中形成和声

我们应通过对话和倾听,来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小心翼翼地避免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这可能是今天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在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旨演讲中的发言,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共鸣。

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通过的《尼山和谐宣言》,是一个以人类和谐为主题的宣言。从此,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启了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新探索。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巴赫表示,尼山论坛通过相互尊重的对话和交流,加深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这与奥林匹克精神相似。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给予世界的馈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评价。他认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和相互理解。在引领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和平发展方面,孔子的观点在今天仍旧非常适用。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对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汇聚世界文明智慧,体现了一种担当和包容。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从最初不足百人到近千人参会,从单一学术论坛扩展为人文综合论坛,从参会专家仅30余人到全球数百位专家济济一堂,论坛的权威性、国际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学术交流的盛会。

论坛聚焦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寻求智慧、答案。比如,议题由早期的人文研讨为主,扩展至AI伦理等前沿话题,扩大了论坛涵盖面;策划组织的中国医药文化体验、外国青年研学体验等,进一步增强了论坛的参与感、体验感和丰富度。从第一届尼山论坛文库编辑出版到之后各届论文结集面世,论坛成果多渠道传播至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性阐发。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创立之初,就因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和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抓住了当今世界文明对话的关键。在这里,学者们的对话紧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为全球文明对话注入新活力,充分体现了论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流互鉴特质,致力于使多元观点在开放交流中形成和声。

每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都不断创新。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从多维度实现了组织方式的突破,彰显新时代文明学术对话的活力。除主论坛外,本届论坛还举办了7场平行论坛。其中,世界文化遗产论坛、金融文化论坛、水文化论坛3个平行论坛是首次举办,分别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水文化与全球现代化等主题,开展广泛对话交流。各平行论坛与主论坛相互呼应,进一步拓展了论坛的学术广度和深度。

强化学科交叉也是本届论坛的重要创新点。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定位是综合性人文论坛,但也不断强化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本届论坛中,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人文领域问题、AI对人类文明活动的影响等议题,成为学术焦点。另外,平行论坛中围绕医药文化、水文化、金融文化等的探讨,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鲜明特色。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表示。

7月10日下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期间,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作为尼山儒学对话会重要议程之一的首届尼山杯青年辩论会在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师博物馆成功举办。来自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的4支高校代表队围绕两大时代命题展开激烈交锋,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界文明对话的独立思考。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凤莲认为,这一环节的设置,既呼应了儒学精神内核,又契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一方面,从青年视角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从文化传承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阐释者,增强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青年辩论环节是让传统思想活起来和让青年群体动起来的双向奔赴,既激活儒学的当代价值,也增强青年的文化自信,实现以文化人,以辩启思的目标。青年辩论环节既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又能充分展现山东开放包容、富有青春活力和创新活力的国际形象,塑造‘传统与现代交响’的山东新形象。张凤莲说。

推动文明互鉴 讲好中国故事

正值暑期旅游季,不少游客来到山东省曲阜市。除了孔庙、孔府、孔林老三孔,尼山也进入不少人的视野。

为什么是尼山?一方面,当地风景秀美,山脉蜿蜒连绵,圣水湖碧波荡漾,尼山圣境恢宏壮丽。另一方面,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观川亭、夫子洞、尼山书院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探寻中华文化保护传承、了解儒家文化的重要地点。

观看《金声玉振》表演,与孔子跨时空对话;漫步鲁源村,体验文旅休闲与乡村民俗……如今尼山脚下,各种配套的系列文化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感受文明互鉴,是尼山的另一大亮点。尼山儒学对话会是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

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叉口,从尼山出发,尝试用文明对话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意义深远。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说。

历经十五载,以开放、包容之姿创设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全球文明交流的平台,也成为山东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在山东,儒家文化以各种形式绵延传承,千百年来弦歌不辍。在孔子诞生地开展文明对话,可谓沟通古今、联通中外,让我们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对话中,更好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说。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作为孔子故里,山东持续深入挖掘儒家文化:2024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闭幕式上,山东省宣布启动齐鲁访学驻研计划,项目自启动以来,驻研工作进展顺利,成效逐步显现;2023年9月举行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山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献编纂出版项目——《齐鲁文库》首批成果《齐鲁文库·典籍编》第一辑100册正式发布。

近年来,山东做好文化资源活化转化文章,打造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举办黄河大集、乡村文化旅游节、四季村晚、群众演群众看小戏小剧创作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青岛东方影都成为重要的影视工业化制作基地……

从历史文化遗产到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今日之尼山,就像文化磁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作出新贡献。

编辑:孙菲菲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