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照相馆》之外:馆藏相册里记录的侵华日军暴行

日军航空兵伊藤兼男照片集
这是日军航空兵伊藤兼男的照片集,其中贴有他1937年7月13日参加侵华战争到1938年1月7日到达南京,并在南京生活80天所见所闻的照片,包括许多记录日军在南京暴行的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伊藤本人手写的日文说明,其中一页有四张照片,皆是日军屠杀后,在城墙外、护城河边被遗弃的累累尸体的照片,在这页的右上角,他还写下了一个惨字。
这本照片集由史学家步平先生于2003年捐赠给纪念馆,目前在纪念馆史料陈列厅中展出。
日军华中方面军士兵堀越文夫相册
这是日军华中方面军士兵堀越文夫保存的私人相册。125张照片里有5张摄于南京,日军士兵手持步枪、刺刀和日本旗,站在中国人的尸体旁炫耀武威;紫金山下被日军屠杀的中国人尸体堆积如山;日军在中华门悬挂祝南京陷落等大幅标语……
南京郊外被日军屠杀的中国人尸体
南京郊外被日军屠杀的中国人尸体
黑黑的城墙下面,是被日军屠杀的累累尸首。日军士兵手持步枪刺刀和日本军旗,站在中国人的尸体旁炫耀着所谓的武威
日军侵占南京后,在中华门挂上了祝南京陷落等大幅标语
紫金山下,被日军屠杀的同胞尸体堆积如山
这本相册由堀越文夫之子冈崎俊一于2008年捐赠给纪念馆。冈崎俊一介绍说,父亲原是一名银行职员,1937年被征召入伍,编入第一〇一师团第一四九联队,当年9月登陆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1938年8月20日,堀越文夫在江西患肺结核,1939年1月回到日本。当时日军当局对回国官兵实施检查制度,不允许官兵私带战场照片等物品回国。冈崎俊一表示,或许是因为那时父亲生病住院,躲过了军方的检查,从而保存了这本相册。
该相册作为代表性文物之一,在纪念馆于2022年12月13日开幕的临时展览《为了共同的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海外征集藏品展》中展出。
京字第一号证据
原件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复制件在纪念馆馆史料陈列厅向世人公开展出
这是南京市民罗瑾、吴旋保存的16张日军拍摄的照片。1938年1月,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在为日军军官冲洗胶卷时,冒着生命危险加洗了一套照片,30多张日军拍摄的屠杀、侮辱和抢劫中国平民的暴行照片。他从中选出16张,装订成一本小相册,并将剩余的照片销毁。为了表达心中的愤恨,他在相册封面上画了两颗滴着血的心和一把刺向心脏的匕首,旁边写了一个大大的耻字。
为了保存照片,罗瑾提心吊胆,为了躲避搜查,他将相册藏在南京毗卢寺厕所的墙洞内,后来被吴旋意外发现并保存下来。
2015年10月,这16张由罗瑾、吴旋保存的照片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编辑:杨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