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弘康人寿年内半数高管调整,掌舵人缺位3年

访客 2025-08-08 11:04:25 26261
弘康人寿年内半数高管调整,掌舵人缺位3年摘要: 来源:全球财说近期有“互联网险企新锐”之称的弘康人寿在资本市场活跃度颇高,3度举牌郑州银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然繁华背后...

来源:全球财说

弘康人寿年内半数高管调整,掌舵人缺位3年

近期有“互联网险企新锐”之称的弘康人寿在资本市场活跃度颇高,3度举牌郑州银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然繁华背后,弘康人寿正饱受多重经营考验。掌舵人缺位3年有余,1年内半数高管离职;股权质押、冻结比例近5成;近年保费收入、盈利水平剧烈震荡,综合退保率处行业高位,偿付能力承压...

01

业绩剧烈波动

持续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公司普遍面临业绩“大考”。而因轻资本、扁平化、无代理人为经营特色的弘康人寿,也从稳定盈利走向剧烈波动。

7月30日,弘康人寿发布2025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上半年录得保险业务收入36.75亿元,同比下滑12.19%;净利3.58亿元,较2024年-0.9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弘康人寿经营13载,并未遵循寿险行业“七平八盈”的行业定律。在成立首个完整经营年度即实现盈利并持续至今,但是期间盈利起伏较大。

2013-2019年,净利稳步提升,由94.38万元增至1.76亿元。变故始于2020年,弘康人寿净利大幅下滑超8成,并连续3年贴地飞行,具体为0.33亿元、0.03亿元、0.17亿元。2023-2024年盈利水平稍有起色,期间录得净利0.95亿元和1.90亿元。

但若以季度来看,弘康人寿业绩就显得乏善可陈了。公司自2023年第4季度起亏损,连续3个季度净利告负。分别为-0.51亿元、-0.27亿元、-0.71亿元,3个季度净利累计亏损1.49亿元,相当于2020-2023年净利总和。

盈利能力起伏同时,弘康人寿保费规模同样大起大落。

前期依靠投连险、分红险和银保渠道,弘康人寿乘着互联网保险东风,保费收入扶摇直上。虽经过2015-2016年短暂下滑,其保费收入规模由2013年9.58亿元,迅猛攀升至2019年126.82亿元。

不过,随着2020年分红险监管新规出台,弘康人寿2020当年保费收入规模大幅缩减34.88%,降至82.58亿元。此后年度弘康人寿保费收入大起大落,分别为94.18亿元、82.35亿元、119.01亿元、75.1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弘康人寿综合退保率指标较高。以2022-2024年弘康人寿综合退保率来看,分别为5.12%、4.71%、8.10%,多处高位。一般来说寿险公司综合退保率标准因监管指标要求通常应控制在5%以内。而2025年2季度末,弘康人寿综合退保率在6.01%,高于监管指标。甚至有4款产品累计退保率在14.91%-28.93%区间,且多为投连险。

尽管弘康人寿表示,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绝大多数保单已满5年,无退保费用。客户根据需求主动选择账户调整或退保,投连产品退保金额符合现金流预期,对公司流动性和业务经营不构成影响。

但从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不难看出,弘康人寿持续高综合退保率或对公司经营产生了潜在风险。2025年2季度末弘康人寿基本情景未来三个月流动性覆盖率(LCR1)101.37%,基本情景未来十二个月流动性覆盖率(LCR1)100.54%。逼近监管要求的基本情景下公司整体流动性覆盖率(LCR1)不低于100%红线。

此外,偿二代二期下弘康人寿偿付能力同样面临挑战。2020-2023年,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腰斩,由162.83%降至81.4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162.83%降至133.22%。尽管2024年弘康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提升,为136.72%和174.93%。但2024年3季度时,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还为85.59%。

02

董监高调整

偿二代二期下,险企偿付能力普遍承压,通常以增资、发债“补血”。

事实上,自2015年弘康人寿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后,连续3年一直谋求增资未果。期间不乏引入新股东,变更增资方案。离增资成功最近的是2017年,当时拟引入湖北首富阎志旗下公司——汉口北商贸,若按原有方案增资,其有望成为弘康人寿第一大股东。但在2018年4月的增资方案中,汉口北商贸仅作为三家新增股东之一拟参与增资,拟持股数量大幅减少。在2018年12月增资方案中,汉口北商贸因自身原因更是彻底退出增资。

外援引入不易,弘康人寿内部股东经营似乎也出现了问题,股权问题颇为突出。

目前,弘康人寿由7家社团法人股构成。其中有4家股东所持股权存在质押或冻结现象,3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4家被限制高消费。截至2025年2季度弘康人寿合计“问题股权”占比达48.31%,长期看会削弱险企股权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弘康人寿大股东为镇江和融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弘康人寿19%股权全部被质押。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洪远富,恰位于弘康人寿董事之首。不过以目前来说其地位或形同虚设,监管规定当险企大股东质押保险机构股权数量超过其所持股权数量的半数时,大股东及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的表决权。

弘康人寿除了股权不稳外,年内董监高管理层变动较大。

弘康人寿前董事长卢德之是“湘晖系”实控人之一。卢德之、卢建之兄弟以湖南湘晖资产经营股份有限公司起家,曾手握万福生科、红宇新材、华民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横跨地产、农业、电力、金融等多个领域。保险板块手握华安财险、弘康人寿2张牌照。

2020年10月,“湘晖系”出现重大变故,实控人之一卢建之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调查,此后因涉嫌受贿被逮捕,“湘晖系”逐步沉寂。

弘康人寿原董事长卢德之于2015年走马上任,直至2022年初突然卸任弘康人寿董事长、董事、董事会下属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而就在卢德之卸任不久,一则金融反腐专题片的播出,似乎揭开了谜团一角。湖南中烟工业原总经理卢平涉嫌收受贿赂,弘康人寿原董事长卢德之卷入其中。

此后,弘康人寿再未有新任董事长人选传出,掌舵人长期缺位至今已3年有余。

彼时,卢德之涉案并未引发弘康人寿内部管理层动荡,反而在平静2年后高管层半数人员调整。

期间,弘康人寿管理层常年由6人构成。总经理周宇航;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苏媛;副总经理兼合规负责人戴旭光;总经理助理兼财务负责人蒋伟;审计责任人冯常盛;总精算师钱静。

2024年3季度,苏媛卸任公司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职务;2025年1季度,戴旭光卸任公司副总经理及合规负责人职务,蒋伟卸任公司财务负责人职务。2025年2季度任命赵猛任公司临时财务负责人。同时,蒋伟被移除高管之列。

截至2025年2季度,弘康人寿高管层仅剩周宇航、赵猛、冯常盛、钱静4位高管。

弘康人寿1年内半数高管离职背后,薪资未达预期或是原因之一。

2022-2023年,弘康人寿董监高人员薪酬相对稳定,50万以下8人,50-100万2人,100-500万4人。最高薪酬176万元。

到了2024年弘康人寿董监高薪酬大降。50万以下9人,50-100万4人,100-500万0人。最高薪酬为99.1万元,同比降幅达43.69%。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