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纠纷和解!GSK分羹3.7亿美元,辉瑞/BioNTech认栽买单?

一场旷日持久的mRNA疫苗专利纷争,最终以和解的方式落幕。
日前,德国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宣布与辉瑞和BioNTech达成协议,解决并终止关于mRNA相关疫苗的所有未决专利纠纷。根据协议条款,CureVac和葛兰素史克(GSK)将获得总计7.4亿美元的付款,以及该疫苗在美国未来销售收益的个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此外,CureVac还将从GSK获得5000万美元的付款,用于货币化部分美国产品许可费。
同日,GSK也宣布从这项和解中获得3.7亿美元的预付款,其中3.2亿美元以现金支付,其余部分正在通过修改其与CureVac的协议来实现这一价值。此外,GSK还将获得BioNTech和辉瑞在美国销售的mRNA疫苗产品的1%特许权使用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和解正值BioNTech寻求以约12.5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CureVac之际。如果BioNTech成功完成对CureVac的收购,二者在美国以外的mRNA专利诉讼也将得到解决,同时GSK还将有权获得额外的1.3亿美元现金和在美国以外销售上述mRNA疫苗产品的1%特许权使用费。
强强联手却失市场先机
彼时,Moderna和辉瑞/BioNTech都在快速推进mRNA疫苗研发,GSK作为全球疫苗市场的重要玩家也出手跟进,在2020年7月与德国mRNA先驱企业CureVac达成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制造和商业化多达五种基于mRNA的疫苗和针对传染病病原体的单克隆抗体(mAbs)。与此同时,GSK还对CureVac进行1.3亿英镑的股权投资,并预付1.04亿英镑。
GSK认为,CureVac在mRNA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及其mRNA制造能力,补充了GSK在疫苗方面现有的科学领导地位,包括GSK的自我扩增mRNA(SAM)疫苗技术平台;进一步巩固了GSK在mAbs创新方面不断增长的能力,与其对免疫学科学的研发重点保持一致。GSK判断,基于mRNA的疫苗和治疗技术有望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Moderna和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在2020年底获得紧急使用许可,这对本是强强联手的组合失去了市场先机,但二者并未放弃。
2021年2月,GSK和CureVac宣布新增一项1.5亿欧元的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mRNA疫苗。该疫苗将具有多价方法的潜力,以解决一种疫苗中的多种新兴变体。彼时,GSK还计划在2021年支持生产多达1亿剂CureVac的CVnCoV,但最终也因有效率问题而搁浅。
2024年7月,CureVac做出一项重大战略调整,将其剩余的项目出售给合作伙伴GSK,全面转向肿瘤领域。CureVac获得4亿欧元的预付款,以及高达10.5亿欧元的里程碑付款。
尽管在研产品折戟,但CureVac却牢牢掌握着关于非修饰mRNA序列设计和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的基础专利。从2022年起,CureVac在美国、德国、荷兰等多地对辉瑞/BioNTech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mRNA疫苗使用了CureVac的专有技术。
今年3月,欧洲专利局(EPO)作出一项关键裁决,维持了CureVac一项核心专利的有效性。这项名为EP 3 708 668 B1的专利涵盖了一项基础发明,对提高mRNA药物编码蛋白质的表达效果至关重要。CureVac彼时的股价还因此飙升11%,而BioNTech则面临专利侵权风险。
或是为了解决后顾之忧,今年6月,BioNTech宣布以12.5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购CureVac,结束这两家mRNA先驱长达20年的竞争关系。BioNTech认为,此次收购CureVac补充了其在mRNA设计、管理配方和mRNA制造方面的能力和已拥有的技术,有助于加强基于mRNA的癌症免疫疗法候选药物的研发,是其实施肿瘤学战略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次收购要约显然触及到GSK的利益,其强硬介入也是此次和解能够达成的主要原因。面对昔日合作伙伴CureVac的倒戈相向,GSK的无奈显露无遗。但作为这次纠纷和解的关键受益者,GSK收获了实打实的现金收入和未来相关产品1%的销售分成,也并非是这场博弈棋局的完全输家。
专利纠纷直指创新博弈
在相关mRNA疫苗问世后,全球掀起了一场“专利混战”,谁是这类产品专利权的真正拥有者,这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价值百亿美元的商业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GSK与CureVac的利益瓜葛暂时告一段落,但其同辉瑞和BioNTech的专利纠纷仍在继续。GSK表示,该和解协议不会影响其在美国和欧洲对辉瑞和BioNTech的专利执行,针对二者侵犯相关专利的诉讼仍将继续。
据报道,GSK于2024年4月对辉瑞与BioNTech提起的另一起诉讼仍在进行中。该案涉及5项mRNA疫苗技术专利,GSK称这些专利源于前十年的研究,2015年随诺华全球疫苗业务大部分被其收购而归为己有。GSK称辉瑞与BioNTech从这些侵权中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并继续收益,而从未获得许可。GSK彼时表态,愿在商业合理条件下授权专利,以保障疫苗可及性。
GSK的专利战矛头并非只对准辉瑞与BioNTech。2024年10月,GSK也对Moderna提起了两起专利诉讼,指控Moderna侵犯了其批准的mRNA疫苗的多项专利。诉讼特别涉及Moderna的Spikevax,以及彼时刚获批准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RNA注射产品。GSK声称Moderna未经许可就违反了其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样表态授权意愿。
有机构预测,mRNA疫苗和治疗药物年销售额预计到2029年将高达1189亿美元,预测期内(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80%。在业内看来,GSK的一系列专利诉讼旨在巩固其在mRNA领域的话语权,弥补传统疫苗技术劣势。
今年上半年,疫苗业务为GSK贡献了41.86亿英镑(54.43亿美元)的营收,同比仅增长1%。具体来看,GSK相关产品的销售业绩依旧疲软: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销售额为17.20亿英镑(约22.3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仅脑膜炎疫苗Meningitis(包括Bexsero和Menveo)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报告期内斩获7.29亿英镑(约9.47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1%。
此外,GSK的RSV疫苗Arexvy的销售额为1.44亿英镑(约1.8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9%。据悉,这一产品在美国遭遇了不利的市场环境影响,导致销售表现不如预期。
业界普遍认为,mRNA疫苗领域的专利纠纷反映了这一颠覆性技术商业化后的深层矛盾,其核心是数百亿美元市场利益与创新归属权的博弈。当前,mRNA专利混战是技术爆发期的必然阵痛,长远来看,资本整合和司法裁决将重塑“专利地图”,头部企业控制力增强,下半年需关注GSK独立诉讼进展及Moderna在德国的上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