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半年内三度扩区,香港为何独宠萝卜快跑?

访客 2025-08-18 13:07:31 40143
半年内三度扩区,香港为何独宠萝卜快跑?摘要: 萝卜快跑在香港快速推进背后,是港府积极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决心,以及萝卜快跑愿景和使命与香港发展智慧城市的目标相辅相成。...

半年内三度扩区,香港为何独宠萝卜快跑?

萝卜快跑在香港快速推进背后,是港府积极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决心,以及萝卜快跑愿景和使命与香港发展智慧城市的目标相辅相成。

作者|杨 铭

编辑|刘珊珊

“自2024年12月起,开始在北大屿山进行道路测试至今运行畅顺,无人驾驶汽车表现稳定。”

8月15日,香港特首会见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行,并就AI发展和自动驾驶技术在香港的应用场景、产业落地等事宜展开深入交流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运署发言人对萝卜快跑的赞许和评价,迅速登上香港各大媒体重要版面。

此前一天,香港特区运输署发布消息称,萝卜快跑已获批在香港岛南区指定路段进行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这是萝卜快跑在今年4月扩区并开启机场岛小规模载人测试、6月在东涌进行道路测试后又一重要突破。

至此,半年内萝卜快跑已在香港三度扩区。其测试范围从最初机场周边逐步延伸至北大屿山核心区域、东涌城市生活圈,如今又深入地势较为崎岖,道路更为复杂的香港岛南区。

当下人工智能应用爆发,无人驾驶进入全球性产业竞赛关键时刻,包括百度旗下萝卜快跑、谷歌旗下Waymo、特斯拉等在内的全球头部公司都在加速海外布局,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焦点之一。

从进程来看,萝卜快跑作为中国领先科技出海重要代表,在大步快跑、多点开花后,已在和美国Waymo、特斯拉全球赛跑中处于领跑位置。

今年3月,萝卜快跑宣布在迪拜和阿布扎比落地,一口气砸下1000台无人车; 7月和8月,Uber、Lyft两家全球出行巨头又都相继向萝卜快跑抛出橄榄枝,在亚洲、中东、欧洲市场打造当地最大无人车队。

“和Waymo、特斯拉相比,萝卜快跑在全球规模化落地最快、覆盖最广。”多位观察人士就认为,从频频落地海外市场,到加速驶上香港更多街头,无人驾驶中国方案正被国际“疯抢”,有助于萝卜快跑在全球赛中稳住战略高地,重塑全球出行。

01

三度扩区,港府力推无人驾驶

根据香港运输署最新评估,自去年12月香港开启道路测试至今,萝卜快跑陆续在香港进行多轮测试,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20000公里。

“此次扩区,萝卜快跑可在不同区域同时进行道路测试,让系统收集更多测试数据。”香港特区运输署发言人如此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萝卜快跑在香港的快速推进背后,萝卜快跑已经凭实力“圈粉”无数。

在香港,萝卜快跑合作方是香港运输署。另外,香港特首等高层也多次出面力挺萝卜快跑,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运输署署长李颂恩、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等,均以乘客身份,在公开道路上亲身体验试乘过萝卜快跑,并纷纷给出了高度评价。

背后,是全球自动驾驶浪潮中,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决心,萝卜快跑的愿景和使命,亦与香港发展智慧城市的目标相辅相成。

引入无人驾驶是香港科创需要,也是社会需要。8月14日,香港《信报》就发布文章表示:无人驾驶技术成为衡量城市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亚洲主要金融与科技枢纽,若不能及时跟上这一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恐处于劣势。

事实上,几年来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无人驾驶。早在2017年、2019年、2020年,便分别发布了《香港智慧城市蓝图》《香港智慧出行路线图》和《香港智慧出行路线图2.0》,明确指出智慧出行是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将对智慧城市的构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4年3月,香港又订立《道路交通(自动驾驶车辆)规例》及《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及先导使用实务守则》,在法例规管层面为香港自动驾驶建立清晰框架,允许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

政策法规顶层设计外,特区政府还专门拿出10亿港元来推动智慧交通的创新科研和应用发展,其中自动驾驶就有多个项目受到扶持。

自动车规管框架实施后,港府把信任第一票投给了萝卜快跑——去年11月29日,萝卜快跑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

这是香港特区运输署批出的首个无人驾驶车辆牌照,也是萝卜快跑在中国大陆外获得的首个右舵左行地区无人驾驶测试牌照。

仅仅5个月后,萝卜快跑就实现扩区和载客试运行,进一步丰富无人驾驶应用场景。从最新获批扩区范围来看,其测试路段将围绕南区钢线湾的数码港园区进行——数码港是一个云集科技与数码内容的产业园区, 超1800家上下游科创公司聚集于此,其中包括六家独角兽企业。

“市民耳闻目睹,甚至亲身体验后,均会了解这项创新技术不再是海市蜃楼,将为智慧交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就如此表态。

02

香港高层,为何独宠萝卜快跑?

目前,有且仅有萝卜快跑一家Robotaxi,能够在香港道路上行驶。因此一个关键问题是,萝卜快跑为什么能获得香港特区政府高层的信任?

中国香港特区,有着独特且复杂的交通环境。作为高密度山海地形城市,当地道路网络高度复杂,且有多种畸形交叉口、多路交叉口等特殊路口结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当地机动车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约364辆机动车,堪称“人多车多”。

与内地不同,香港还是右舵左行地区,道路多坡且狭窄,高楼大厦密集。这意味着,萝卜快跑想要在香港成功实现落地服务,势必要有更高安全性和稳定性来应对香港复杂路况。

萝卜快跑安全性、稳定性,从新加坡到阿联酋,再到中国香港等地,已得到了多位领导人和高层的认可。比如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体验后,就有着最直观的看法:“无论是让车、切线,还是驶过环岛,萝卜快跑表现出色,与一般车辆无异。”

这种安全性、稳定性,来自国内规模化的“喂养”。截至今年5月,萝卜快跑已在北京、武汉、上海、重庆等十多个千万级人口城市,有着规模化应用,成功验证海外规模化“输出”的可行性。

数据显示,萝卜快跑累计提供超过1100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7亿公里。已有实际运行数据中,萝卜快跑实际车辆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保持零重大事故纪录。

安全背后是十余年的技术积累。Robotaxi是AI与物理世界结合的第一场景,而萝卜快跑千亿级真金白银深耕无人驾驶12年,是全球唯一“无人驾驶+大模型”玩家,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族数全球第一。

基于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萝卜快跑得以兼顾技术的安全性和泛化性。这也意味着,萝卜快跑对复杂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能够快速实现城市级全域复杂场景覆盖——这让萝卜快跑得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会”在右舵左行的香港行驶,从容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

香港高层对萝卜快跑的期待或许不止如此。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生态。”观察人士认为,萝卜快跑服务更多香港市民外,还会带来一系列产业和人才的流动,激活香港本地优质科技潜力,甚至催生全新产业模式。

另外,还会助推香港无人驾驶整体生态。面向全球,百度Apollo围绕无人驾驶与高校、企业及各类平台组织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上述教育生态,加上百度在AI、自动驾驶领域的经验、技术积累,将有助香港AI、自动驾驶生态的快速发展,成为萝卜快跑从“技术出海”向“生态出海”转变的关键一步。

03

无人驾驶的“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作为亚洲金融与创新前沿阵地,香港一向被认为是通向全球市场最好的前哨站。中国“无人驾驶”方案,也可以借助香港之经营,为其技术推广至全球其他市场提供重要参考。

“让国产科技通过香港带到世界,是香港的优势,亦是一种使命。”陈美宝说。

香港是右舵左行城市。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右舵左行,占据全球约25%的市场。

这让萝卜快跑进军更多右舵左行市场时,将会快人一步,甚至是“降维打击”。Waymo、特斯拉FSD 等国际头部自动驾驶公司的数据,基本都是在美国本土积累——但美国和中国内地一样,都是左舵右行,并不能代表其在全球范围的能力。

多位业内人士就认为,借助香港运营经验,除了与Lyft达成战略合作,明确明年率先落地的英国,新加坡或许将成为萝卜快跑下一个正式进入的右舵左行国家。

和香港特区一样,这也是双方的共同奔赴——对新加坡、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来说,由于人力成本较高、老龄化加剧,对无人驾驶也相当渴求。

安全、绿色、高效的无人驾驶服务,是全球共同追求。迪拜公共交通局首席执行官Ahmed Hashim Bahrozyan,在与萝卜快跑签署谅解备忘录时就表示:无人驾驶交通将提高社会各阶层的生活质量,为儿童和老年人等目前无法驾驶的人提供行动自由,还将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提高道路安全。

放眼全球市场,萝卜快跑“朋友圈”正不断扩大,已在全球15座城市部署超过1000台无人驾驶汽车,不少支持都是直接来自当地政府。比如,与迪拜道路和交通局(RTA)的签约,让萝卜快跑成为全球首个与政府部门合作、规模化开启无人驾驶布局的无人驾驶公司。

从最新进度看,目前萝卜快跑已经在迪拜开展了开放道路验证测试。另外,从规模化落地测试阿布扎比,到即将登陆欧洲,都在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中。

在很多人看来,全球即将迎来无人驾驶重塑出行的关键时刻。比如,萝卜快跑和Lyft的合作,按照计划,2026 年第六代无人车将率先在德国和英国部署,之后在欧洲市场逐步扩大规模,目标是达到数千辆,实现无人驾驶的规模化落地。

一个共识是,无人驾驶领域已形成以中美为代表的全球竞争格局,并且形成以百度旗下萝卜快跑、特斯拉、Waymo占主导的行业生态。

但总体来看,萝卜快跑在其中已处于领跑态势——技术输出、规模化落地能力领先外,复杂道路环境的适配性,也是一大优势。未来基金管理合伙人Gary Black认为,由于中国复杂的交通状况,萝卜快跑的行驶环境是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之一,这有助于全球布局的顺利落地。

不可忽视的还有成本优势。和第五代车相比,萝卜快跑第六代车的整车成本下降了60%,单车采购价降低到了20.46万元。这比特斯拉Cybercab更早落地两年,成本远低于特斯拉,并且还不到Waymo无人车的1/7。

时间就是先机,大步快跑的萝卜快跑,由此开启规模化出海前景的想象空间。

从世界范围看,建设“未来之城、智慧城市”,是诸多国家城市的愿景,如沙特“2030愿景”、阿联酋“2031愿景”“2071百年计划”等,都不约而同将无人驾驶和智慧交通置于核心位置,以实现城市功能、经济身份、地缘角色等多重跃迁。

这种情况下,拥有成熟技术能力、高效落地和服务能力的中国无人驾驶企业,也就成为上述国家抢占技术窗口、共建生态的关键对象。而对中国无人驾驶企业来说,双方一拍即合,也将帮助中国在这轮全球产业变革中,守住话语权,甚至有望制定自动驾驶国际标准。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同《人民日报》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科技发展慢一拍”的时代已经过去,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日益成为“引领性力量”。而萝卜快跑,也正在成为全球无人驾驶不可忽视的“东方力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