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续面事件中,曾网暴顾客的网民要不要道歉?| 黄河时评

访客 2025-08-21 11:09:38 72816
续面事件中,曾网暴顾客的网民要不要道歉?| 黄河时评摘要: 新黄河评论员:李明 一碗面,搅动舆论场。近日,三名女子带着四名儿童来到一家位于郑州的饸饹面馆,因续面一事与店方起了争...

新黄河评论员:李明

续面事件中,曾网暴顾客的网民要不要道歉?| 黄河时评

一碗面,搅动舆论场。

近日,三名女子带着四名儿童来到一家位于郑州的饸饹面馆,因续面一事与店方起了争执,随后一名女性顾客在某平台给涉事面馆打了差评,店主霍某不满,并在网上发布了相关视频,后经顾客自证,其并非七人点一碗面,而是共计消费140.58元,且对续面规则存在不清晰不了解。双方和解后,店主霍某又公开讨论此事,并阴阳这7名顾客为七匹狼。据报道,郑州市中原区三官庙街道办已设立专门办公室处理续面事件,具体结果将尽快公布。

区区一碗面,搅动的舆论浪花竟在几天内翻转翻覆,甚至于惊动当地还要成立专门办公室来处理此事,实在匪夷所思。

这次事件带来的第一大警醒就是,人们在不涉及监督公权和公共利益的普通民事纠纷时,还是应该尽量诉诸线下渠道维权,面对网络举报应当慎之又慎,这是因为连同曝光者与被曝光者的普通人在内,一旦被裹挟进流量大潮常常面临不可控的走向。

如这位面馆老板,无论最开始其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结果上看他在最初的议程设置中,存在隐瞒事实、夸大其词,尤其在已经签订调解协议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在网上继续发动网暴,无视未成年人权益,无论是看中了其中的流量密码还是内心依然愤懑,毫无契约精神的举动最终也让其自食其果。

从面碗里的风波到全网围观,匪夷所思外也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毕竟,谁都不敢保证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哪怕只是吃碗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言行与摩擦纠纷,稍不留神就会被发到网上,稍不留神就会引来动辄数亿的围观、谩骂,稍不留神正常人生走向就会招致不可逆的影响与打击。

复盘此事,如果代入网民心态,就不难理解为何一碗面能有如此大的力道:争议的上半场,网民求的是老板的正义,原因无他,在最初的剧本中,七人同吃一碗面还要续面所代表的无节制向他人索要权利与义务的社会巨婴我们多多少少都见过,对这一行顾客的讨伐,也是对这类社会现象的公愤;事件的下半场,求的是顾客的正义,像面馆老板这样的无良博主,惯于搬弄是非、掐头去尾,大家同样憎恨,对他发起网暴既是惩戒,也是一场针对上半场错误讨伐的拨乱反正。

由此,每一次舆情的反转,每个人的出发点似乎都是为了正义,但似乎又无人在意正义。为了老板的正义,可以对处于弱势的女性和孩童发起网暴,把他们的肖像权物化为玩梗的表情包;为了顾客的正义,转头来再以同样的方式对准面馆老板,骂到其暂停生计、关门避祸,甚至人身安全也遭遇威胁。

类似纠纷中,掐头去尾的视频发布者是第一责任人,自以为掌握了道德制高点可以呼风唤雨,殊不知已经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其次,平台在其中也难辞其咎。一起普通的纠纷,既于公共利益无涉,同时也明显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加之当事人账号粉丝并不多,何以一步步成为流量爆款?

此外,围观网民的心态也颇值得玩味。近年来,从胖猫事件、马拉松牵手门,再到续面门,我们惊诧地看到,网民对私域纠纷与个体私德无休止的猎奇、窥探、审判,并由此释放的群体性非理性,何其摧枯拉朽。发现猎物—发起网暴—惊觉被骗—反向施暴,网民常常以此为路径开展讨伐,即便在真相反转以后,也鲜见网暴者道歉反思,至多将对甲的歉疚化作更凶猛的暴力用在乙的身上实现代偿——不反思网络暴力本身的罪恶,而只后悔将网暴的枪口瞄错了人。

一个拥有亿万网民群体的舆论场,仅凭一碗面,一条信息不对称的视频就可以把围观民众的心智玩弄于股掌,今天对甲磨刀霍霍,明天就可以丝滑改变队形对乙咄咄相逼,而当硝烟散后,除了网络暴力在流量时代留下的深浅不一的疤痕外,于公共利益竟留不下多少正向思考——是时候需要改变了。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