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天蒸发900亿元!狂裁3000人,剥离第二大业务,澳洲医药一哥进入“生死”时刻?

访客 2025-08-21 15:14:14 17905
一天蒸发900亿元!狂裁3000人,剥离第二大业务,澳洲医药一哥进入“生死”时刻?摘要: 澳交所与澳洲生物医药圈同时“地震”了。CSL,这家澳股医疗板块第一股,在公布2025财年报告的同时,宣布将分拆旗下疫苗业务CSL Seqirus,并在全球范围内...

澳交所与澳洲生物医药圈同时“地震”了。

一天蒸发900亿元!狂裁3000人,剥离第二大业务,澳洲医药一哥进入“生死”时刻?

CSL,这家澳股医疗板块第一股,在公布2025财年报告的同时,宣布将分拆旗下疫苗业务CSL Seqirus,并在全球范围内裁撤15%(约3000名)员工。与此同时,还决定关闭美国22家表现不佳的血浆采集中心,并大幅调整研发部门的架构,将研发中心由目前的11个缩减至6个。并且伴随这一系列举措而来的,是高达7.7亿美元的一次性重组费用。

即使CSL预计裁员、削减开支以及业务拆分将在未来三年内节省高达5.5亿美元的成本,并承诺会将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再投资于优先发展的项目;同时回购价值7.5亿澳元(约合4.86亿美元)的股票,但市场并不为这一行为买单。

作为澳交所市值排名前列的巨头公司,资本市场的反应也是立竿见影。消息公布当天,CSL股价在澳交所暴跌近17%,市值增发了200亿澳元(约合924亿元人民币)以上,更是跌破了过去6年以来的最低点。要知道,CSL一直被投资人视为“稳健增长”的代表。

但此刻,当这场业务调整涉及到CSL的三大主要业务板块时,投资者的信心似乎一夜之间动摇了。问题开始变得尖锐:这是管理层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战略聚焦,还是在业务疲软时被迫的断臂求生?

甩包袱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次轮到了全球四大流感疫苗制造商之一的CSL Seqirus。

在公布2025财年报告的同时,CSL宣布将把疫苗部门Seqirus独立出来,由前该部门总裁Gordon Naylor担任董事长。

Seqirus成立于2015年,它的前身是CSL的子公司bio CSL。2014年,CSL宣布了对诺华旗下全球流感疫苗业务的收购。到2015年时,两部门合并并更名为Seqirus,进而形成了全球第二大流感疫苗制造商,Seqirus从事生产鸡蛋和细胞疫苗,并研究新的mRNA疫苗。

对CSL来说,收购整合是成为“全球领先地位的流感疫苗公司”的机会。“Seqirus”这个名字,来自 “为我们所有人保障健康”。合并后,Seqirus也的确获得了顶尖的设施和扩展至全球规模的业务,以及更多样的产品和市场。合并后的Seqirus整合了bioCSL原有的流感业务和诺华的疫苗资产,在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都有了生产工厂,全球业务范围和产品种类都大幅扩大。

Seqirus的出现,曾被视为CSL在血浆领域之外的“第二曲线”,在合并后短短数年就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流感疫苗企业,仅次于赛诺菲巴斯德,在全球市场份额接近25%。在外界看来,Seqirus曾经是CSL打破自己“血浆依赖症”的重要布局。

只是距离二者合并才短短十年,Seqirus就将离开CSL的“阵营”。有意思的是,十年前诺华剥离流感疫苗板块给CSL的原因,也是出于精简业务、更专注于核心领域的考量。

CSL表示,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疫苗业务贡献了22亿美元的收入,占CSL总营收的14%,仅实现了2%的微弱增长。

在美国市场,Seqirus的流感疫苗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技术升级:从以前依赖“鸡胚培养”亚单位流感疫苗(如:Agriflu和Fluvirin),转向更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如:Flucelvax),这种转变让疫苗更匹配流行病毒、产量更易提升。

CSL的CEO Paul McKenzie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疫苗疲软的市场“令人失望”,Seqirus的两大核心产品都受到严重冲击,Fluad销售额下滑14%至9.01亿美元,Flucelvax下降12%至4.74亿美元。在Paul McKenzie看来,“根据疫苗风险回报状况和疾病负担规模,CSL认为美国季节性类别的疲软是极不合理的,今年的疾病负担达到了15年来的最高水平。”

市场疲软是一方面,美国市场政策风向的变化也加速了剥离业务这根导火索的点燃。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美国政府取消约5亿美元的mRNA疫苗研发合同有关。

从消息面上来看,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的声明称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局(BARDA)将终止涉及5亿美元的22个mRNA疫苗项目,其中正包括了与CSL Seqirus的合同。2022年时,CSL Seqirus 从Arcturus Therapeutics公司获得了mRNA技术许可,用于开发新型呼吸道疫苗。

此外,虽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目前建议所有6岁以上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但由肯尼迪新组建的ACIP专家组也建议从所有流感疫苗中去除备受争议的防腐剂硫柳汞,CSL Seqirus生产的两种多剂量疫苗就含有硫柳汞成分。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Seqirus未来业务的波动风险。

CSL的“断臂”并非“甩包袱”,Seqirus 独立上市后,也可能与其他疫苗巨头展开合作,甚至成为并购标的,反而在资本市场获得新的舞台。根据计划,Seqirus将在2026年年中完成澳交所独立上市,独立后,Seqirus可专注于mRNA疫苗平台(如在研的sa-mRNA流感疫苗)和大流行应急响应,而CSL主体则能将资源集中于血浆疗法与基因治疗(如Hemgenix的商业化拓展)。

但少了CSL的“庇佑”后,也有分析师开始担忧,过去CSL的血浆采集网络曾为Seqirus提供部分冷链支持,分拆后这部分协同效应可能消失,毛利率或下滑3-5个百分点。

昔日并购狂魔,开始降速?

业务受到挑战进而做出调整的不只是疫苗板块。

CSL还宣布CSL Behring(血浆产品与罕见病治疗)和CSL Vifor(铁剂及肾脏病治疗)实现医疗和商业职能的整合,以产生协同效应并开拓额外的营收增长机会。

CSL Behring是CSL最大的业务来源,在全球血浆制品领域,算得上是绝对霸主之一。它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血浆采集网络,每年处理超过4000万升血浆。旗下的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几乎覆盖了罕见病与急危重症用药的全谱系。2024财年,CSL的血浆业务占总收入的近七成,是CSL当之无愧的现金奶牛。

不过,CSL Behring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24年中,CSL Behring曾关闭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帕萨迪纳中心。而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CSL对基于体外慢病毒载体基因疗法的研发重点进行了战略调整。此前公开报道显示,CSL的基因治疗实验室和制造设施除了在美国加州关停,另外在德国马尔堡、瑞士伯尔尼和澳大利亚悉尼也相应地进行调整。

在澳大利亚的医药行业中,CSL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罕有竞争对手。而它成为澳洲一哥与全球血浆霸主的道路,几乎也是一部收购扩张史。

成立于1916年一战期间的CSL,前身是联邦血清实验室(The Commonwealth Serum Laboratories)。此后,联邦血清实验室为澳大利亚人提供了胰岛素和青霉素以及预防流感、脊髓灰质炎和其它传染病的疫苗。到了1994年,原属联邦的CSL实现私有化,改名CSL Limited,并于当年6月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上市。

2000年左右,CSL先后收购了瑞士血浆蛋白生产商ZLB,收购了Nabi血浆采集中心运营的47个血浆采集中心和实验室。

进入21世纪,CSL更是化身为收购狂魔,通过不断扩张,奠定了自己在血液制品和流感疫苗方面的优势。

2004年,CSL收购Aventis Behring并与ZLB Behring合并,重组后成立了CSL Behring,成为世界第一大血制品生产商。2014年,CSL宣布收购诺华旗下的全球流感疫苗业务部,并于2015年将该部门与CSL的子公司bio CSL合并,联合企业更名为Seqirus,成为全球第二大流感疫苗生产商。

至此,公司两大业务部门架构明确下来,并大力发展,其中CSL Behring占主营收约八成,Sequirus占主营收约两成。

直到2022年,CSL以117亿美元完成收购瑞士维福药业(Vifor Pharma),这项收购是CSL有史以来第三大境外并购交易,这笔收购为CSL进入治疗缺铁性贫血药物和治疗肾病药物的新领域铺平了道路。也最终形成了此次业务剥离前“三足鼎立”之势。

其实如果把CSL正在做的“分拆+收缩”放在全球格局下,选择这条路的也不在少数。

辉瑞在疫情后也遭遇困境,2024年疫苗与抗病毒药销售额骤降,辉瑞启动了成本削减计划;默沙东在今年7月30日财报发布后也推出大规模成本削减计划,目标是在2027年底前每年节省30亿美元开支;拜耳自2023年7月启动重整计划以来,已裁减约12000名员工;基因泰克过去15个月中已进行四波裁员……

对CSL来说,守住业绩更稳固的血浆与罕见病,削掉波动性大的疫苗,把有限的资本和资源放在最核心稳固的业务上,的确是应对业绩增长疲软的最优解。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