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半年营收净利增长超三成,港交所今年股价大涨50%

访客 2025-08-21 15:42:11 11787
上半年营收净利增长超三成,港交所今年股价大涨50%摘要: 营收超140亿港元,利润达到85.19亿港元,双双同比增长超30%。8月20日,港交所(0388.HK)披露了今年上半年...

营收超140亿港元,利润达到85.19亿港元,双双同比增长超30%。8月20日,港交所(0388.HK)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

上半年营收净利增长超三成,港交所今年股价大涨50%

港股交投活跃是港交所上半年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其中,南向资金近热情高涨,日均成交额飙升至1110亿港元,达去年同期近三倍。在此推动下,沪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上升至18.13亿港元,创历来半年度新高。

优异的业绩表现迅速提振了市场信心,8月20日开盘时,港交所股价曾一度下跌超1.24%,午后随着业绩披露,股价快速拉升,截至收盘,上涨1.71%,报441.2港元/股。截至发稿,该股21日再次上涨0.68%至444.2元/股,逼近年内新高。今年以来,港交所股价累计上涨超52. %,远高于恒生指数的累计涨幅25%。

南向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

根据半年报,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二季度股东应占溢利为44.42亿港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41%,创下同期历史纪录。

业绩高增长主要是由于今年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带动交易费用走高。港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达49.06亿港元,同比增长49.11%;结算及交收费31.55亿港元,同比增长48.47%。

成交量也创多项单日新高。上半年,港交所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增加118%;期货及期权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合约超170万张,同比增长11%;香港ETF市场更是成为“黑马”,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38亿港元,同比增幅高达184%。

而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成交额,均创下历年半年度新高。其中,北向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7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2%;南向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110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近三倍,已占香港市场股票成交金额的23%,成为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支撑。因此,沪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上升至18.13亿港元,创历来半年度新高,其中14.45亿港元来自交易及结算收费。

新股集资额为去年8倍

二级市场的繁荣,也延伸至IPO市场。

上半年,香港市场IPO集资及再融资势头持续强劲,共有44宗新股上市,新股集资额达到1094亿港元,为去年同期的8倍多,再融资规模超过2400亿港元。两者均为2021年以来最高的半年度纪录。

这一强劲反弹背后,是港交所近年持续推动上市机制改革的结果:从上线“FINI”系统缩短结算周期,到下调特专科技公司市值门槛,再到推出“科企专线”、优化审批流程,多措并举提升了市场效率和吸引力。

不少举措效果还将逐渐显现。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自“科企专线”推出以来,港交所一共新增了50家18A和18C申请。

她进一步表示,以保密形式递交IPO申请在全球市场上不是新鲜事,很多不同地方的交易所同意保密申请,因为18A和18C章申请的企业大多还没有收入或未实现盈利,企业核心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涉及特别敏感的信息。港交所为此提供便利,但不等于没有透明度,拟IPO企业在招股等合适时机还是要公开披露,投资者也有充分的时间去研究公司。

更多举措正在酝酿中。陈翊庭称, 今年下半年,港交所将趁热打铁推进多项升级措施,包括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准备工作、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以及落实IPO(首次公开募股)定价新规、推出证券交易最低上落价位下调的第一阶段方案。

港交所首席营运总监刘碧茵说,预计到2027年底,按交易价值计,全球股票市场88%的交易采用T+1或T+0结算周期,香港不能与国际市场脱轨,因此今年7月起就缩短结算周期邀请业界进行讨论,至今收到不少良好意见,因此接下来将重点处理落实方案,例如如何厘定过渡时间的长短,期望业界可通力合作。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