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萝卜快跑“三度扩区”背后,是技术狂欢还是隐忧初现?

近日,萝卜快跑获批在香港岛南区指定路段进行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这已经是它今年在香港的第三次扩区了。从最初机场周边,到北大屿山核心区域、东涌,再到如今地势崎岖、道路复杂的南区,萝卜快跑在香港的测试范围不断扩大,行驶里程累计超过20000公里,表现相当稳定。
不只是在香港,萝卜快跑在全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萝卜快跑全球订单量突破140万次,同比激增75%,累计服务订单量超1100万次。足迹遍布全球15个城市,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实现100%全无人驾驶运营。
与此同时,萝卜快跑海外拓展成果显著,3月底进入迪拜和阿布扎比,还与当地交通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和8月,更是先后与全球出行巨头Uber、Lyft达成合作,计划在亚洲、中东、欧洲市场打造大规模无人车队。
从这些数据就能看出,萝卜快跑发展势头迅猛,已然成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繁华背后,困境凸显
然而,繁华背后,萝卜快跑也面临着不少隐忧。
一方面,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技术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它的感知和决策能力仍面临严峻考验。
萝卜快跑事故时有发生,让人们对其技术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例如:在重庆永川区内环东路,一辆正常运营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竟一头栽进市政施工沟槽;在武汉街头,萝卜快跑还与行人发生过轻微碰撞。
这些事故的发生,让大家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多了几分担忧,也让萝卜快跑在技术研发上的压力更大了。
另一方面,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本就是个“烧钱”的活儿,萝卜快跑也不例外。若不能有效降低成本,实现盈利将变得异常艰难,业务扩张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一来,为了让无人驾驶车辆的性能更稳定、更安全,就得不断地进行技术攻关和测试,车辆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二来,萝卜快跑车辆都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复杂的系统,这些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以确保车辆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运营维护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三来,在现阶段,很多城市的无人驾驶车辆还需要配备安全员,这又增加了人力成本。
据前瞻网报道,萝卜快跑每辆车的日运营成本约为370元,其中包括车辆折旧、安全员人力成本、电费等。在武汉,主流运营车型的日折旧成本约为160元。而其服务定价为每5公里5元(补贴后),预计单车日收入上限约100元左右,收入难以覆盖成本,这对萝卜快跑的商业运营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
如今,萝卜快跑在技术和成本的双重高压下,正面临“安全未稳、烧钱不止”的盈利困局。
强敌环伺,竞争激烈
在全球自动驾驶赛道上,萝卜快跑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巨头们的激烈竞争。
一方面,在无人驾驶领域,谷歌旗下的Waymo和特斯拉等国际企业,无疑是两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面对这些国际巨头,萝卜快跑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
在技术路线上,Waymo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融合方案,其自研的激光雷达和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在复杂场景下确保车辆的安全性。相比之下,萝卜快跑虽然也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但在传感器的性能和算法的成熟度上,与Waymo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资金方面,Waymo更是得到了母公司Alphabet的大力支持,已累计投入超过110亿美元资金。雄厚的资金实力使得Waymo能够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不断巩固其领先地位。而萝卜快跑在资金获取上相对受限,据百度财报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总投入54亿元(同比下降 12%),其中自动驾驶是最大支出板块之一,业内估算萝卜快跑相关投入全年在30~40亿元区间。
在市场布局上,特斯拉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全球销售网络,迅速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广到各个市场。其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和公交车Robovan的推出,更是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相比之下,萝卜快跑目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虽然在部分城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及特斯拉。
另一方面, 萝卜快跑与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在多个方面各有优劣,市场竞争激烈格局仍存在变数。
小马智行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2024年研发投入10.06亿元,占营收的183.6%。它的车辆配备高精度传感器,感知系统强大,决策系统也能根据感知信息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确保车辆在复杂交通场景下安全行驶。在商业化进展方面,小马智行的Robotaxi服务扩展至市区及机场火车站,实现城市道路、高速、环路一体化运营。
文远知行同样表现出色,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27亿元,同比增长60.8%,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它与Uber达成了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 Robotaxi合作计划,Uber还追加了1亿美元的股权投资,这无疑为文远知行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技术上,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车辆配备L4级自动驾驶技术,结合多种传感器,环境感知能力和决策执行能力都很强。
这场“贴身肉搏”式的竞争,让萝卜快跑时刻都不敢松懈,稍有不慎,就可能在竞争中掉队。
破局之路,未来可期
虽然萝卜快跑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萝卜快跑也并非没有破局的机会。
一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有望迎来新的突破,成本也有望进一步降低。萝卜快跑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算法,提高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突破技术瓶颈,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来,在市场拓展方面,萝卜快跑除了巩固国内市场份额外,还应加快海外市场的布局。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接受度较高,市场潜力巨大。萝卜快跑可以与当地的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市场渠道,快速打开市场,实现全球化发展。
此外,合作共赢也是萝卜快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与车企合作,能够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量产和应用;与出行平台合作,可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用户数量;与科研机构合作,则能获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通过与各方的紧密合作,萝卜快跑能够整合资源,共同推动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总而言之,萝卜快跑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获批在香港岛南区开展道路测试,全球订单量和运营城市数量的增长,都彰显了其强大的影响力。但也面临着技术、成本、竞争等多方面的隐忧。
未来,自动驾驶行业充满机遇和挑战,萝卜快跑作为行业的佼佼者,肩负着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