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曾为小米代工的追觅,也要造车了 | 大鱼财经

访客 2025-08-28 15:13:34 61873
曾为小米代工的追觅,也要造车了 | 大鱼财经摘要: 新黄河记者:张博 8月28日,传了一年之久的追觅科技造车传闻靴子落地,追觅官方证实这一消息。据悉,其首款超豪华纯电产...

新黄河记者:张博

曾为小米代工的追觅,也要造车了 | 大鱼财经

8月28日,传了一年之久的追觅科技造车传闻靴子落地,追觅官方证实这一消息。

据悉,其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对标布加迪威龙(千万级别),计划在2027年亮相,目前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本月早些时候,追觅还被指出要跨界无人机领域。

追觅的底气

公开信息显示,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同年加入小米生态链。早期,追觅主要负责为小米代工生产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凭借小米的订单,追觅获得了稳定的营收,得以快速发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迅速跃升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中的佼佼者。

后来,追觅开始发展自有品牌,逐渐降低了对小米代工的依赖,有数据显示,2022年代工比例已降至30%左右。2024年初,追觅与小米签署新战略合作协议,从代工转向联合技术开发。IDG数据显示,2024年追觅在全球扫地机器人的市场份额约为8%,排名第五。

此后,追觅不断拓展业务边界,进入智能家居、大家电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庞大的产品矩阵。其产品线涵盖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洗碗机、冰箱、空调等,甚至还涉足咖啡、茶饮等领域,成为一家无边界的生态企业。

截至2024年底,追觅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其中45%为发明专利,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

据称,追觅还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球100余国家和地区的6000家线下渠道和3000万用户群。这些丰富的产业布局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不仅为其积累了技术经验和品牌知名度,也为造车业务的品牌传播、体验交付与售后服务提供了潜在支持。

缘何造车?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中低端市场价格战激烈,利润空间有限。超豪华汽车赛道似乎是可能突破的一环,目前该领域虽然被布加迪、法拉利等传统品牌占据,但随着智能化浪潮的兴起,该领域存在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的空间,这或许也是追觅想错位竞争的机会。

从追觅自身业务布局来看,其扫地机业务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2023年市场上全能款扫地机器人的普及率已高达73.3%,向上的市场空间越发拥挤,追觅需要新的赛道打开增长天花板。

此外,追觅创始人俞浩的个人性格或许也占有很大比例。在诸多媒体报道中,他是一个渴望挑战、追求品牌高端化和全球化的人。

车圈人士东东向大鱼财经记者分析,造车是一项具有高上限的工业制造业务,如果追觅造车成功,则可以构建较高的产品护城河,有望实现品牌跃升,当然对其营收、发展前景同样好处多多。

记者注意到,多个招聘软件已有招聘计划发布,且岗位归类在汽车一栏中,涉及电机、悬挂、设计师等多个工种,工作地点主要在苏州、深圳,月薪最高可达6万元。

疑问待解

虽然追觅已经决心造车,但对外界来说还有诸多疑问。

首先是追觅会用什么模式造车。目前而言,造车牌照发放政策性收紧,追觅是选择收购现有资质的车企还是通过资本手段等,仍是未知数。

其次是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已进入重新洗牌阶段,这也是车企间的共识,此时选择入局,追觅是否做好了资金、技术方面的准备?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追觅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8.55亿元,同比增长30.9%;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41.35%。虽然营收和利润均保持了较高增长,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但要知道,全年百亿元级别的营收,对于烧钱的造车业务来说,这一规模似乎尚不足以完全支撑。

带着上述疑问,记者于8月28日午间尝试向追觅方求证,截至发稿前暂未获得反馈。

据媒体报道,追觅造车或将采取左手、右手模型。左手是代工(ODM)业务,通过与汽车设计公司合作,将现有车型改造后出口到海外,赚取现金流;右手是自研的造车项目,通过打造样车来吸引投资,为造车业务筹集资金。

车圈人士东东认为,汽车行业产业链复杂,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且超豪华汽车市场消费者对品牌和品质要求极高,追觅作为新进入者,能否通过过硬的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认可,还有待市场检验。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李莉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