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债高峰逼近,全球债市再度承压,欧美长债收益率恐持续走高

8月,全球债市再度承压。在通胀阴影未散、财政支出与再融资需求同步抬升的背景下,投资者对长期国债的风险偏好明显降温。德国、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月一度触及2011年以来高位,日本长债收益率创下历史新高,英国国债长端收益率也有望录得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进入9月,日本和美国均计划在月初密集发行长期国债,叠加欧洲9月至10月的集中供给窗口,市场对“供给高峰+长端再定价”的担忧持续升温。
长端利率抬升与利差走阔
本月以来,德国和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约15个和27个基点,或录得自3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法国市场成为焦点,因法国总理贝鲁(François Bayrou)已宣布将于9月8日发起关于债务削减计划的信任投票。资产管理公司Carmignac固定收益联席主管纪尧姆里格阿德(Guillaume Rigeade)警告称:“如果法国政治危机恶化,法德利差可能首次自2012年以来扩大至100个基点。”
8月28日,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前一日触及3.54%的五个月高点后小幅回落至3.49%;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个基点至2.70%。法国与德国1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在79个基点,接近4月以来最宽水平。两周前,这一差距尚不足65个基点。市场预计,若法国政局动荡加剧,法德利差恐重现2012年欧债危机时期的紧张局面。
与此同时,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亦创新高,美国和英国长债收益率同样走高。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约5.6%,本月迄今上涨近14个基点,创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并逼近1998年以来的高点。这意味着财政当局在预算扩张背景下的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由去年的3.3%放缓至3%。在“低增长+高债务”的格局下,各国财政削减债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空间受限。
供应高峰临近
未来两个月,欧美债市将迎来供应高峰。法国兴业银行预计,9月和10月欧洲国债发行规模将超过1000亿欧元(约合1170亿美元)。由于此前日本10年期国债和美国30年期国债拍卖显示需求偏弱,加剧市场对供需失衡的担忧。
法兴外汇与利率研究主管肯尼斯布鲁克斯(Kenneth Broux)评论称:“当供应骤增时,投资者需要更高的收益率作为补偿,这将推动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剧。”
资产管理公司布兰迪万全球(Brandywine Global)宏观策略主管保罗米尔恰尔斯基(Paul Mielczarski) 表示:“在通胀高企下,投资者必须获得更高补偿以抵御风险。”
英国同样承压。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正准备秋季预算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支出需求。安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勒穆埃克(Gilles Moec)分析认为:“来自央行的额外支持似乎不会到来,至少对英国和欧元区而言如此。”他警告称,在央行缺席的情况下,财政纪律风险将进一步推高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可持续性和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正在推升美债的风险溢价。分析人士表示,如果通胀压力未完全缓解,而美联储因政治压力过快放松政策,可能触发新一轮长端收益率飙升,债市波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