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合光能“滑落”

2025年上半年,天合光能业绩未见好转,反有向更深处滑落之势。
据8月22日晚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下滑27.72%;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29.1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54.47%。
来源:天合光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这份成绩单成为天合光能自2021年以来最差中期业绩表现。
近期多家光伏行业企业发布的中期报告也显示,亏损现象并不罕见,且多数将原因归结于行业整体景气度低迷。
不过,其中不少企仍能以“亏损收窄”、“二季度单季盈利”等作为亮点来缓冲压力。相比之下,天合光能的处境更为严峻,其将问题归因于产业供需失衡与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从而导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这一解释虽符合行业现状、情理可通,却未能触及企业自身经营的深层问题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相对平静。截至8月25日,天合光能股价表现平稳,微跌0.12%。这说明市场对其业绩表现早已有所预期,并无意外。
尽管面临亏损,天合光能的财务基础仍较为稳固,短期偿债能力无忧。
截至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超过223.28亿元,即使剔除47.66亿元受限资金后,亦可完全覆盖短期债务。
与此同时,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8.44亿元,同比实现由负转正。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备货减少,从而降低了采购所需的现金支出。
在研发方面,1-6月,天合光能研发投入为22.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6.54%。虽然投入总额减少,但由于营收下滑,其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反而提升了0.97个百分点至7.28%。
来源:天合光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这表明在行业逆境中,公司在有选择性地保持其核心研发能力,但整体策略趋于稳健。
值得警惕的是,天合光能账面近160亿元的巨额应收账款,对其未来经营或带来潜在风险。2024年公司已因此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47亿元,且这一数字在未来仍有扩大的可能。
此外,全球光伏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欧美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扶持本土光伏制造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对天合光能等中国光伏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带来新的挑战。
同时,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产品价格可能还将继续承压。
面对这些挑战,公司表示将通过多方面措施应对当前困境:一是继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加快海外产能建设;二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三是加强现金流管理,严格控制资本开支;四是优化产品结构,向利润更高的细分市场倾斜。
光伏行业目前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且这一过程何时结束尚未有明确时间表。
对于天合光能而言,如何在这场行业洗牌中保持竞争力,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将考验管理层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