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营药企业绩大比拼!九州通、修正、石药、华东、齐鲁、恒瑞……

进入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医药企业,具体成绩如何?
这些医药企业上榜
近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其中,九州通、修正、海王、扬子江、石药、华东、齐鲁、恒瑞8家医药企业上榜;复星国际、新和成、东阳光3家涉足医药业务的企业分别以1921.4亿元、463.8亿元和333.6亿元营收入选;医疗器械企业迈瑞医疗以367.3亿元的营收排在第361位。
据了解,本次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评选,其中营收前500位的企业为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复星国际、九州通跻身百强;恒瑞在2024年未入选的情况下,今年成功上榜,位列第480名;其余大部分药企排名均排在榜单中后部。
从营收增长看,多数药企增速与2023年基本持平。实现正增长的药企包括九州通、修正、华东、齐鲁,其中恒瑞增长最为显著22.61%;海王、扬子江、石药3家则出现营收下滑。
这种营收增减并存的趋势,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整体表现基本一致,整个榜单中有361家企业营收入较上年实现增长。
全国工商联表示,入围企业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具体体现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境外业务韧性凸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等方面。
九州通等头部药企数智化转型提速
全国工商联指出,上榜的66.80%的企业已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这一点在九州通流通业务中亦有体现,并带来不错的业绩。
九州通表示,近年持续加大数字化研发投入,2024年投入3.46亿元,同比增长24.32%。这笔费用主要用于对数字化平台持续进行改进和迭代。得益于数字化能力提升,2025年上半年,九州通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5.87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4.66%。
如凭借覆盖全国的智能化医药物流网络体系以及行业特有的“Bb/BC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模式,不仅实现了药店和二级分销商的“零库存”,还可以享有九州通现有10万商品品规的资源,全面提升九州通在小B端、C端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OTC龙头企业,修正药业则凭借医药、保健品等2000余个品种(含109个独家品种)支撑起了高营收,近年也已开启数智化转型,将重心放在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升级上。
修正药业通化正源厂区中药提取车间主任王明鑫曾介绍,2022年修正药业中药提取车间正式投产运营,实现了由传统制药技术转型升级至智能制药,生产全过程在线控制、自动化、数字化生产,20名工作人员每人就可提取20吨中药原材料。
修正药业的转型并未止步于单点突破,其先后又在青岛、岳阳、巴中布局产业园项目,均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核心建设标准。
多家上榜仿制药企年度研发投入达40亿以上
当“仿制”红利逐渐消退,“创新”已成为所有药企生存和发展的必答题。此次上榜部分仿制药企的业绩表现,印证了这一趋势。
曾被视为“医药一哥”的恒瑞,此前几乎占据医药市场半壁江山,同样历经了转型阵痛。2022年后,恒瑞依靠创新药销售和BD,实现了业绩触底反弹,这次更成功跻身这份象征行业地位的榜单。
2025年上半年,恒瑞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高达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
在创新药对外许可方面,恒瑞表示,2025年上半年收到MerckSharp&Dohme2亿美元以及IDEAYA7500万美元的对外许可首付款,并确认为收入,推动了经营业绩指标增长。
成绩的背后源于恒瑞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高达82.28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65.83亿元,同比增长32.88%。恒瑞并非孤例,同期石药研发投入为51.91亿元、齐鲁制药研发投入为43.8亿元。
在研发增速上,华东医药的表现较为抢眼,展现出强大的后劲。2025年上半年,华东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同比增长54.21%,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
当然,高研发投入和管线布局只是仿制药企业转型的起点,如何将投入高效转化为市场业绩,才是仿制药企业真正站稳脚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