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周云杰的三个关键词里,读懂海尔也读懂山东 | 新黄河快评

新黄河评论员:李明
坚持、创新、共赢。
这是今天站上2025年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对企业发展的总结。
其实,作为一家扎根于山东的国民级品牌,站在聚光灯下的,何止是海尔,还有山东。
先说坚持。周云杰首先提到了创造世界品牌的坚持与艰辛。这份坚持对山东来说,又何尝不是多年来恪守的准则。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发展战略,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贵就贵在坚持二字,面对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山东立足实际,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不断的坚持中实现经济大省的担当与抱负。
再说创新。周云杰提到,海尔首次提出冰箱的保鲜国际标准时,很多国家代表认为中国不可能从0到1制定国际标准。但当海尔凭借自主创新最终成为不被禁锢在天命里的哪吒时,人们为之动容。其实,打破刻板偏见的,同样也是山东:作为曾经被外界认为只有重工业的山东,如今早已换了人间。近年来,山东确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十强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求新求变的背后,是山东争当创新排头兵的决心。
在谈及共赢时,周云杰谈到企业融入时代、融入当地,使海尔的海外市场份额达到53%。一枝独放不是春,坚持与国际接轨寻求合作共赢才是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省的立身之本。山东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上聚焦用力。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值达3.38万亿元、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港澳山东周、首届新加坡山东周成果丰硕,累计签约外资项目217个、总投资258亿美元;而销往海外市场的一颗颗饱满的烟台苹果和寿光蔬菜已经成为国际化山东的鲜活注脚......
进取的海尔,扎根在进取的齐鲁大地,进取的山东,又扎根在进取的中国大地上。我们相信,一个又一个海尔们的故事,值得你我共同期待!
全国两会相关评论:
遏制35岁就业歧视,客观看待年轻崇拜| 黄河时评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