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宝马集团董事长:2025年将为宝马未来10年奠定基础

访客 2025-03-17 15:46:59 55553
宝马集团董事长:2025年将为宝马未来10年奠定基础摘要: 3月14日,宝马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1%至9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5亿元),创历史新高...

3月14日,宝马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1%至9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5亿元),创历史新高,占集团总营收的6.4%。这一数据印证了该集团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中的持续加码。

宝马集团董事长:2025年将为宝马未来10年奠定基础

“2025年将是宝马集团在诸多方面的里程碑,也将为未来10年奠定基础。”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新世代科技战略沟通会上,展现了自身对宝马未来战略布局的坚定态度。

“尽管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关税等挑战,宝马仍坚定在2025年专注于创新的可持续增长,同时,集团将以新世代为契机,全面提升销量,减少资本支出,并增强自由现金流。”齐普策说道。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而在宝马多位董事的表述中,则透露着宝马能够逆境增长的原因,即宝马对全球化与创新的思考。

全球差异化优势

齐普策表示,“在欧、美、中三大市场实现产销基本平衡,是宝马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核心差异化优势。其中,德国和美国是重要出口枢纽。”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市场贡献了集团全球总销量占比的25%以上。齐普策认为,尽管中国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但该市场却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宝马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宝马集团负责客户、品牌及销售业务的董事高乐也表示,“宝马在中国面临着消费者情绪与经销商网络的挑战,但这是行业问题,宝马正在努力规划梳理。我们认为中国2500万销售体量,以及叠加新车的推出,宝马仍能够在该市场抓住豪华车的增长趋势。”

而在欧美市场,宝马核心品牌则在2024年保持了销量增长态势,并位居全球豪华车市场榜首。

“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在所有市场全面布局销售、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能够令宝马在日益分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同时,本地生产+供应的本土化策略,也将帮助宝马增强本地覆盖能力和市场韧性。”在齐普策看来,欧、美、中均有布局的动力电池工厂,将为集团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技术开放性是宝马成功的关键

技术开放性是宝马成功的关键。宝马秉持在所有产品中均贯彻统一的设计原则、创新理念、并采用最前沿技术——覆盖多种驱动模式和全部细分车型,以满足全球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电动化方面,宝马集团已取得卓越成果。目前,纯电动车型已覆盖所有主要细分市场,成为集团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2024 年,集团在全球的纯电车型销量近 42.7万辆。 2025年,宝马集团电动化将迎来两大重要里程碑:第一,全球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将突破300万辆;第二,纯电动车累计交付将突破150万辆。

全球范围内,客户对宝马高效内燃机车型的需求依然强劲。2024年,集团在全球市场推出了超过 15 款全新及改款燃油车型。此外,宝马也在不断探索氢能源技术,为未来出行提供更多可能性。2028年,宝马将推出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

智能科技加持驾驶乐趣,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

驾驶乐趣是宝马的品牌核心,宝马致力于以智能科技赋能驾驶乐趣,为客户带来情感化、沉浸式的驾驶体验。2025年宝马以硬核创新技术强势开年,发布了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BMW首创全景iDrive、BMW首创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革命性大圆柱电池,将智能驾驶乐趣提升至全新高度。

宝马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搭载在新世代车型上,将全面应用于未来全系车型,是全球首个覆盖多种驱动模式和全细分车型的架构,更智能、更强大、更高效。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支持AI用户体验和场景,相较于现款车型集成算力提升逾20倍。4台高性能计算机即“超级大脑”负责整合4大核心用户功能:车载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驾驶动态控制系统,以及车辆进入、空调与舒适体验等。

三大突破性创新科技则是宝马在智能操控、智能交互和电动化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在智能操控领域,宝马首创驾控超级大脑可掌控高达18,000 牛米扭矩的强大性能,信息计算速度提升10倍,带来毫秒级精准响应。搭载驾控超级大脑的BMW 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将于4月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

人机交互方面,首创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BMW首创全景iDrive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塑造划时代的车载人机交互数字体验。行业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全新3D抬头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以及BMW首创向心中控四大交互界面,创造直观、易用、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全感官、多模态的人机交互体验。

电驱技术方面,新世代车型将采用全新一代 eDrive电驱技术,革命性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涨20%,续航长30%,充电快30%,800V高压平台充10分钟跑300公里。

目前,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和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已经上车新世代。首批新世代国产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启动全面严苛测试和验证。2026年,新世代车型将在中国开始量产。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