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人肉开盒”为何时有发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记者调查→

访客 2025-03-26 17:51:03 7234
“人肉开盒”为何时有发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记者调查→摘要: 一言不合就开盒、意见不同就人肉、口角冲突就挂你……近年来,网络人肉开盒事件时有发生。人肉开...
一言不合就开盒、意见不同就人肉、口角冲突就挂你……近年来,网络人肉开盒事件时有发生。

人肉开盒为何时有发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新华视点记者展开了调查。

“人肉开盒”为何时有发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记者调查→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人肉开盒开盒挂人指利用非法手段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数据与信息,最初来自网络贴吧、论坛等匿名平台,意思是打开盒子揭露隐私把某人的信息在网上挂出来。一些开盒事件,从单纯的信息曝光演变为叠加电话骚扰、语言攻击、恐吓威胁等违法行为。

人肉开盒等网络暴力带来诸多不良社会影响。

除了明星或公众人物,普通人也可能成为人肉开盒的受害者。有些人仅仅因为在网上发表了不同看法,就会被开盒者人肉搜索,随之遭到辱骂、骚扰。

不少开盒事件背后,有未成年人的身影,部分超话、贴吧、网络校园墙等成为开盒的重灾区。

2023年,某视频平台通报了一起人肉开盒案例。经公安机关查明,此次网暴侵权案件牵涉18个省份,共计40余人,而这当中的主要活动成员是两名未成年人。

专家表示,未成年人处于三观塑造期,往往缺乏对行为危害、法律后果的判断能力;有的人甚至将获取并公开他人信息,当作一种能力向身边同学、朋友炫耀。

与此同时,部分开盒者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事件发生后仅受到轻微处罚;一些开盒者通过海外设备及账号隐匿身份,追踪打击难度较大。

暗藏黑色产业链

人肉开盒事件时有发生,背后折射出信息安全等多重风险,甚至在网络上形成一条开盒黑色产业链。

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搜索开盒人肉等关键词,发现不少包含隐晦话术的帖子。一些黑话如cx代表普通查询,可查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要素;lm表示猎魔,可进一步查询快递地址、车牌车主等。

人肉开盒之所以能够获得开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是用户数据泄露所致。

据了解,一些黑灰产业从业者收集泄露的个人信息,搭建可供查询的数据库。这类数据库俗称社工库,数据来源各不相同,如外卖、快递地址泄露的数据,以及网络上倒卖的各类数据。

记者在某境外社交平台检索开盒,发现多个相关公开群组,其中一个以查人/社工等为关键词的群组成员数近5000名。该群组的简介显示,仅需提供身份证号码,就可查询开房记录、名下资产、航班信息等;如仅提供手机号,亦可查询定位、快递和外卖地址、通话记录等。

记者浏览群组页面看到,多个匿名用户频繁发布人肉广告帖,并附上境内外网络平台联系方式。有匿名用户发帖称全国招收内部人员,列举了公安、税务、银行、运营商、快递等机构,称缺钱想要赚钱的可以联系我。

记者点进一名推销开盒业务的群组成员主页,上面晒出多条出单截图——从IP定位地址到社会保险参保证明,从网逃记录到家庭户籍信息,从通话记录到快递收货地址,其中不少为电脑屏幕拍摄照片。

根据一个广告帖发布的QQ号,记者与一名从业人员建立了联系。此人表示,提供手机号码,就可以查询全家户籍、工作单位、外卖地址、快递地址等,标价则为500-1000元不等。他反复强调信息保真,但对信息来源三缄其口,表示这是保密内容。

向人肉开盒说不

国家有关部门已在发力整治网络暴力行为。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开展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明确,坚决打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坚决取缔以网络厕所开盒挂人拉踩引战等为主题的账号、群组。

2024年,北京、河南、贵州等地网信部门深入核查问题线索,解散关闭1500余个提供挂人服务的话题、超话、贴吧,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平台予以从重处罚,相关违法线索已转公安机关。

防止人肉开盒,企业和平台应承担起主体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等建议,平台可以优化举报机制,对涉隐私内容及时删除,并对违规账号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同时提升敏感词监测的精准度,及时清理不良言论。

奇安信安全专家裴智勇等建议,相关平台在收集数据时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减少前端数据收集,从源头降低数据泄露风险。同时,对隐私数据要建立信息加密机制、向第三方提供信息的责任机制;一旦出现信息泄露事件,能够及时倒查。

中国政法大学讲师许博洋建议,中小学要多开展普法教育,可邀请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司法人员走入校园,结合案例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让他们了解开盒等行为的风险和危害。

专家表示,网民要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在网络上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行程等信息。一旦遭遇开盒或被人以开盒相威胁,可向平台举报,要求删除侵权内容;同时,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编辑:孙菲菲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