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让济南成为人才聚集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 | 黄河时评

访客 2025-03-27 17:44:32 20870
让济南成为人才聚集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 | 黄河时评摘要: 新黄河评论员:张成地 为了人才,济南再出大招。近日,在对人才政策双30条(2024版)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广泛征求各类...

新黄河评论员:张成地

让济南成为人才聚集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 | 黄河时评

为了人才,济南再出大招。

近日,在对人才政策双30条(2024版)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广泛征求各类人才、用人单位和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后,济南对人才政策双30条再优化、再丰富、再提升,修订出台了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

吸引人才没有完成时,相应地,围绕人才出台的各项政策也是动态调整的。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的必要。笔者注意到,济南的人才政策双30条两年内进行了三次迭代。每次都有新意,每次都饱含诚意。比如,宣布成立首期3亿元的海右人才基金,同时将博士后创业支持资金提高至最高50万元,新增青年科技人才创业专项政策等等。

过去,各城市人才政策多聚焦于落户门槛降低和现金补贴,但是随着人才政策的日臻完善和人才需求更加多元化,城市的政策工具箱也需要进行系统性重构。

梳理细则不难发现,济南的人才政策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给钱逻辑,而是更加注重人才生态系统的构建。深入践行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理念,全力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持续打造我在济南刚刚好城市人才IP,建立完善一节一赛、一会一礼、一校一行+海右人才传播矩阵6+1人才招引体系……从抢人向育人和留人深化,这样的人才政策正在从吸引工具进化为成长伙伴。

此外,人才双30条政策构建了覆盖顶尖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青年创业人才—技能人才的全链条支持体系,特别是3亿元海右人才基金采用财政领投+市场跟投模式,以耐心资本培育硬科技项目,将人才支持从输血式补贴升级为造血式投资,通过资本杠杆进一步放大政策效能。

城市竞争的底层逻辑在于产才融合,如何精准匹配需要巧妙拿捏。新一轮政策修订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比如,针对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标志性产业链定制人才支持体系,设立专项蓄水池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等,这种精准匹配也反映出城市对新质生产力的争夺已进入细分领域攻坚阶段。

在越来越积极的人才政策的持续发力下,过去一年,济南常住人口增速翻倍,新增青年人才超过15万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7.5万人,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今天的济南,正在拿出最大诚意、最实举措、最优服务,让人才站C位、当主角。这座千年古城正以C位思维重新定义人才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城市选择人才,而是人才定义城市。从管理到服务、从博弈到共生,我们也期待着济南成为人才的聚集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