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零售信贷业务下行,科技投入减少 青岛银行2024年经营目标实现了多少?

访客 2025-03-28 11:51:24 44713
零售信贷业务下行,科技投入减少 青岛银行2024年经营目标实现了多少?摘要: 来源:财经野武士3月26日晚间,A股上市城商行青岛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

来源:财经野武士

零售信贷业务下行,科技投入减少 青岛银行2024年经营目标实现了多少?

3月26日晚间,A股上市城商行青岛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4.9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22%、20.16%。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资产总额为6899.63亿元,较年初增长13.48%。

从这几个主要指标来看,青岛银行2024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尤其是20%以上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在A股和H股银行中无疑都是增长较快的。只是,横向对比,2024年青岛银行的盈利表现依然不及同为山东城商行的齐鲁银行。再者,与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行长吴显明对2024年的工作期望相比,青岛银行2024年在零售贷款业务、信息科技转型等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个贷收缩不良上升,利润贡献仅14%

2024年4月,青岛银行召开的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行长吴显明表示,2024年是青岛银行“新三年”战略规划承前启后的攻坚之年,为此,青岛银行将重点围绕5个方面展开2024年的经营。其中,“优化零售业务结构,加强创利创收”被重点提及。吴显明表示,2024年青岛银行将推进消费贷、经营贷的现场产品建设,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然而,2024年青岛银行的零售信贷业务,却并没有跟上该行整体业务的发展脚步。根据年报披露的相关数据,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的客户贷款总额为3406.9亿元,其中个人贷款余额为783.36 亿元,相比2023年末下降了0.95%,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也从上年末的26.35%下滑到22.99%。

个人贷款中,保持增长的是住房按揭贷款和经营贷。住房按揭贷款的年末余额为471.96亿元,同比微增0.53%,经营贷年末余额为110.1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23亿元,增幅7.02%。经营贷、消费贷都是吴显明在2024年经营策略部署中重点强调的,经营贷规模扩张的同时,青岛银行的消费贷却在缩水。截至2024年末,个人消费贷余额为201.2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7.22 亿元,降幅 7.88%。对于个人消费贷规模的缩水,青岛银行年报中的解释是“调整了信用卡业务战略”。

不仅规模出现收缩,青岛银行的零售信贷业务还面临资产质量下行的问题。整体来看, 青岛银行2024年的不良率压降成效不错,整体不良率从2024年初的1.18%压降到1.14%。但细分到不同客户,资产质量表现较好的是对公贷款,不良规模和不良率都有所下降,而零售贷款的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都出现明显的抬升。截至2024年末,零售贷款不良规模为15.85亿元,相比年初增加了4.45亿元;不良率为2.02%,较年初上升58bps。

创利增收方面,2024年,青岛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收入为37.27亿元,占全行总营收的27.61%;业务利润为6.75亿元,占全行总利润的13.51%,占比都较2023年有所上升,但与公司银行业务相比,对营收利润的贡献较小,尤其是利润端,零售银行业务的利润贡献仅高于“未分配项目及其他”业务利润,在总利润中的占比远低于公司银行和金融市场业务。尤其是贷款端,青岛银行2024年的零售贷款利息收入相比2023年出现了下降,个贷全年利息收入为34.61亿元,同比减少6.38%。

纵览青岛银行的零售发展进程,该行零售业务起步较早。2010年,前任董事长郭少泉加入青岛银行后,便大力推广零售业务,致力于将青岛银行打造成“小招行”。只是,十余年过去,青岛银行的零售业务依然不温不火,对内很难撑起该行的业绩增长,对整体资产质量还形成一定拖累;对外相比其他上市城商行,该行的零售业务表现不仅不如长沙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甚至不如同区域的齐鲁银行,“小招行”的希冀短期内很难达成。

成本收入比低于均值,数字化转型仍待提升

除了优化零售业务,深化信息科技转型也是吴显明提出的青岛银行2024年全年经营重点之一,具体举措包括构建精细化信息科技管理体系,强化业技融合;做深做实数据治理,提升全行的数据应用能力等。

尽管在定目标时如此重视,青岛银行的信息科技投入反而出现了微降。2024年,青岛银行的信息科技投入为5.65 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4.19%。而2023年该行的信息科技投入为5.68亿元,占该行营收的比例为4.55%。不过,2024年青岛银行的科技研发人员有所增加,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研人员有342人,相比年初的319 人增加了7.21%。

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一定成功难度上可以降低获客、营销、运营等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显著降低成本收入比。相关期刊论文《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测度、进程及影响》指出,银行数字化转型总指数每提升1个标准差(31.04),成本收入比就会降低1.521%。2022年-2024年,青岛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分别为34.97%、34.96%、34.95%,虽然每年都会下降1个基点,但这一数据仍比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数高——据“银行家杂志”统计,2023年,A+H股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成本收入比为31.91%。

与其他13家山东本地城商行相比,青岛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也不算低。目前已披露成本收入比指标数据的7家山东城商行中,青岛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仅低于枣庄银行和临商银行。而与青岛银行缠绵多年争夺山东“城商行一哥”位置的齐鲁银行,2023年的成本收入比只有26.42%(2024年未披露)。这也从侧面说明,青岛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科技投入成果都还有待提升。

同为山东上市城商行,青岛银行虽然资产规模、营业收入都略高于齐鲁银行,但在盈利能力方面,始终略逊齐鲁银行一筹。2016年,青岛银行已经上市港交所一年,彼时改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都比齐鲁银行高,次年,青岛银行的归母净利润便被还未上市的齐鲁银行反超。尽管此后青岛银行的营收、净利一直维持增势,该行的归母净利润却始终没能赶上齐鲁银行。根据业绩快报,2024年齐鲁银行的营业收入为124.96亿元,比青岛银行少了10亿营收,但归母净利润为49.86亿元,高于青岛银行。

整体亮眼的业绩下,青岛银行的零售业务、信息科技投入等,似乎都没能取得很好的成绩,2025年,青岛银行能进一步推动零售业务和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拉近与齐鲁银行的利润差距,重回山东城商行第一的宝座吗?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