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营收净利双暴跌,股价腰斩,老板电器任富佳当不好老板

访客 2025-04-30 12:31:33 11558
营收净利双暴跌,股价腰斩,老板电器任富佳当不好老板摘要: 2023年,厨电行业在相对平稳的市场环境中迎来温和复苏,看似为行业增长积蓄势能。带着对市场向好的预期,2024年初,老板电器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任富佳为企业定下双位...

2023年,厨电行业在相对平稳的市场环境中迎来温和复苏,看似为行业增长积蓄势能。带着对市场向好的预期,2024年初,老板电器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任富佳为企业定下双位数增长目标。然而现实与预期相悖,过去一年,这家老牌厨电企业不仅未能达成业绩目标,曾提出的“三年再造一个老板电器”愿景,也因市场下行压力面临落空风险。作为“企二代”管理者,任富佳在掌舵企业穿越市场周期的过程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营收净利双暴跌,股价腰斩,老板电器任富佳当不好老板

4月29日,老板电器(002508.SZ)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全年,老板电器营收112.12亿元,同比微增0.1%;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下降8.97%。作为衡量企业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指标,老板电器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滑30%,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企业在市场环境波动下,资金回笼效率下降、内生增长动能趋弱的现实困境。

2025年首季财报数据显示,老板电器业绩颓势仍未扭转: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0.76亿元,同比下滑7.20%;归母净利润3.40亿元,降幅更达14.66%,较营收端的收缩态势更为显著,凸显出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的严峻局面。

受业绩表现拖累,29日早盘一开盘,老板电器股价便承压下挫,较前一交易日跌幅迅速扩大至4%以上,股价持续在20.25元附近震荡徘徊。值得关注的是,与2021年股价巅峰时期的46.55元/股相比,当前股价已腰斩,累计跌幅超50%,凸显出资本市场对其经营状况的担忧。

作为资本市场曾经炙手可热的白马股,老板电器曾凭借“房地产+厨电”的黄金赛道模式,在2019年前连续多年保持营收与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稳健的业绩表现使其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绩优标杆”。彼时,背靠行业高速增长红利,“企二代”任富佳掌舵下的老板电器,即便延续原有经营策略,也能实现业绩稳步上扬。

然而,行业风云突变。2021年恒大爆雷事件引发连锁反应,老板电器因大额应收账款计提坏账,遭受重创。此后,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与厨电行业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公司业绩持续承压,元气大伤后的复苏之路充满荆棘。数据显示,近年来老板电器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显著放缓,部分季度甚至出现负增长。

随着房地产红利的消失,厨电行业正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面对行业格局重塑,任富佳虽尝试推动战略转型,但尚未展现出扭转颓势的关键能力。曾经依赖行业风口实现的稳健增长难以为继,老板电器正面临发展模式转型的阵痛期。在资本市场,公司股价较历史高点已腰斩过半,市值缩水严重,昔日白马股光环渐失。如何带领企业突破困境,成为摆在任富佳面前的严峻考验。

产品结构单一,多品类负增长

2024年财务数据显示,老板电器核心品类吸油烟机与燃气灶业务仍占据营收主导地位,分别以48.65%和24.77%的占比,贡献55亿元与28亿元营收。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两大产品在国内烟灶市场的线上线下份额持续领跑行业。

但市场饱和压力加剧,报告期内,吸油烟机与燃气灶营收仅实现2.51%和3.96%的同比增长,增长动能显著衰减,凸显优势品类在存量竞争中逼近增长天花板的困境。

老板电器产品线的结构性危机在2024年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其他小家电品类销售额暴跌33.26%,成为业绩重灾区;集成灶、烤箱、消毒柜、蒸箱等细分品类亦全线告急,销售额跌幅均达两位数。反观增长品类,增幅均未突破10%,难以填补衰退缺口。其中,被视为战略增长点的洗碗机业务,尽管公司多次举办“洗碗机节”等营销活动大力推广,但2024年营收仅为7.9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仅7.06%,远未达到预期。

在集成灶赛道,老板电器的战略摇摆更显尴尬。2021年,公司副总裁何亚东公开质疑集成灶技术不成熟,言辞犀利;然而次年便迅速推出自有集成灶产品,前后态度的戏剧性转变引发业界热议。这种滞后的市场反应,使其错失行业爆发期,即便后续加大投入,也难以扭转市场份额被先发企业抢占的被动局面。

综上来看,老板电器最新财务报告数据揭示其净利润下滑的深层原因:一方面,核心主营产品增长动能不足,增长放缓;另一方面,以集成灶、消毒柜、小家电为主的第二类和蒸、烤箱以及净水器的第三类产品表现疲软加剧业绩承压,暴露出企业对烟灶产品线过度依赖、多元化战略推进受阻的发展困境。

2025年初,随着国家补贴政策落地,厨电市场整体迎来回暖态势,行业数据呈现积极增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一季度油烟机市场累计零售额达61.0亿元,同比增长13.1%;燃气灶市场累计零售额37.2亿元,增幅达13.4%。然而,在此轮行业上行周期中,老板电器却陷入增长困境。公司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出现负增长,与其核心业务依赖的烟灶两大品类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形成鲜明反差,折射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严峻挑战。

针对老板电器的财务报告,东方证券发布研报,认为其业绩短期承压,国补驱动下有望改善。风险方面,包括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以及新品开发不及预期。长江证券则指出,行业需求整体低迷造成老板电器业绩阶段下滑,竞争格局加剧带来潜在风险。

败走房地产市场,无奈转型

从厨电行业领军者到营收利润双降,老板电器的增长失速背后,房地产关联业务的深度绑定与崩塌成为关键变量。

作为与房地产行业高度依存的典型企业,老板电器曾深度受益于地产红利期。在任富佳接棒后,凭借上一代积累的地产资源与人脉,叠加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消费升级浪潮,公司迎来爆发式增长周期。2017年,老板电器获颁恒大集团卓越战略合作伙伴奖,许家印亲自授奖,并达成未来5年10亿元合作意向,恒大旗下超半数精装修房厨电将由其供应。截至2020年,老板电器已与超200家品牌地产客户建立战略合作,覆盖全国超85%的百强房企,其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程度达到历史峰值。

这一阶段,老板电器业绩持续攀升:2014-2017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达35.24%、26.58%、27.56%、21.10%;净利润增速表现更加亮眼,同期分别高达48.95%、44.58%、45.32%、21.08%。

转折出现在2021年。恒大爆雷引发的连锁反应,成为压垮老板电器业绩的“黑天鹅”。(详情见:恒大给老板电器挖的坑到底有多大?)因部分精装修业务客户商业承兑汇票违约,老板电器当年净利润同比骤降19.81%。财报显示,恒大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欠款达6.3亿元,占违约总额的89%,其余客户欠款约8000万元。这场风波不仅造成直接坏账损失,更暴露出公司过度依赖房地产工程渠道的结构性风险,成为业绩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亡羊补牢,勉强回血

面对危机,老板电器启动响应机制,何亚东曾独家回应《华尔街科技眼》称,公司通过对精装修渠道采取现货现结的方式降低风险。(详情见:独家|老板电器何亚东:现货现结,控制精装修渠道风险)在一系列的救市行动下,老板电器2022年勉强回血,净利润增长回归至18.07%的水平。当然,这样的双位数增速与2021年净利润基数低有直接关系,实际上净利润仅恢复到2019年、2020年的水平。

此外,对于老板电器这样营收规模只有百亿的企业来说,恒大产生的坏账影响却是深远的。2025年4月29日,老板电器发布的《关于坏账核销的公告》:本次坏账核销已计提坏账准备金额221,958,131.35元,对报告期及以后年度利润无影响。本年度计入资产损失金额6,979,828.06元,将影响报告期损益减少6,979,828.06元,同时公司仍将保留继续追索的权利,通过法律程序行使追索权或者实施清算程序,尽可能减少损失。

在房地产市场维持“房住不炒、止跌回稳”的基调下,十年前的抢购热潮基本无法复制,这也意味着厨电企业依靠地产红利实现业绩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此背景下,老板电器不仅要面对To B渠道营收缩减的压力,叠加方太、华帝等厨电企业以及美的、海尔等家电巨头对其市场份额的蚕食,可谓背腹受敌。(详情见:除了恒大,老板电器还有多少个最坑损友?)

除了财务数据承压、销售增长乏力外,老板电器在To C 市场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品牌老化危机。作为拥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传统厨电品牌,老板电器在消费者心智中已形成固有认知,年轻消费群体对其品牌形象的认同感逐渐弱化,品牌与新一代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断层,正成为制约其市场拓展的重要瓶颈。

1988年,创始人任建华用自己的绰号注册了“老板”商标,成功打出知名度。但时过境迁,如今老板电器在年轻网购群体中影响力不足,加之其更重视线下渠道,导致线上市场数据下滑。

奥维数据罗盘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老板油烟机线上销额同比下降7.76%,市占同比下降4.13%。在老板电器的销售体系中,线下渠道是绝对的主力,但3月市占同样出现了小幅的缩水。

打破发展僵局,需要破局者

面临现实层面的种种压力,老板电器亟需一位敢于突破传统、主动求变的破局者。当下的市场困局,已容不得守成式的管理策略,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任富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83年出生的任富佳,是一个典型的“企二代”。

在2006年,任富佳从伍伦贡大学毕业后加入老板电器担任产品经理,那一年他才23岁。

经过7年的磨砺,2013年12月,任富佳正式接替父亲成为公司总经理。任建华做了很多工作表示支持,比如将办公室腾出来、安抚老一辈核心人员,顺利帮助任富佳上位。“我父亲最大的协助就是放权。”任富佳曾在采访中说道。

自执掌老板电器以来,任富佳展现出积极变革的决心。然而,其主导的战略调整陷入两极困境:部分决策过于激进,在技术储备、市场需求尚未成熟时贸然扩张,导致战略与现实脱节;另一些举措则受限于产品经理出身的思维惯性,过度聚焦产品细节,缺乏对企业整体发展方向的宏观把控,始终难以将战术思维升维为具有全局引领性的公司战略。

从具体案例切入,便可清晰窥见任富佳战略布局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作为任富佳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布局,2017年老板电器在美国硅谷设立创新中心,试图通过汲取硅谷前沿技术,为实现“厨电全球化”愿景注入动能。然而,对于一家以传统厨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而言,其技术体系与硅谷创新生态存在天然鸿沟,尚未形成有效协同机制。

现实数据印证了这一战略的困境:2024年财报显示,老板电器境外收入仅占总营收的0.6%,且同比呈持续下滑态势,反映出全球化战略在落地过程中遭遇显著瓶颈,未能形成实质性突破与可持续增长动力。

“起点决定终点,基因决定发展方向”,这一论断在任富佳身上得到鲜明印证。作为从产品经理岗位逐步成长起来的管理者,任富佳的思维惯性与管理视角,深刻烙着产品思维的印记。这种出身背景使得他在制定公司战略时,往往难以突破固有业务圈层,更倾向于将产品战术层面的优化思维,错误地定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暴露出战略视野与决策格局上的局限性。

比如,产品经理出身的任富佳,提出了“厨电科技化”的战略。他主导开发的“ROKI数字厨电”系列,与其他物联网家电一样,可通过App或ROKI智能烹饪音箱实现某些功能操作,比如根据身高体重定制菜谱、远程开关设备等。如果购置了一整套设备,包括自动翻炒锅、烟灶、蒸烤箱等产品,还能实现联动烹饪的体验。不过,该系列购置成本较高,造成了与潜在用户群体的割裂。

以“创造者i7”套装为例,在老板电器天猫旗舰店售价近16万元;即便是仅包括烟灶、音箱和自动翻炒锅的入门套装,线下定价也达到2.5万余元、打折后1.8万元左右。显然,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网购群体,无法负担其高价。

在推动品牌年轻化的探索中,任富佳通过拓展子品牌矩阵试图打破固有格局。事实上,老板电器早在2008年便推出全品类子品牌“MQ名气”,2012年增设锅具品牌“厨源”,而在任富佳执掌帅印后,更重磅推出聚焦小厨电领域的“Dachoo大厨”品牌。这些子品牌的陆续登场,承载着企业拓宽消费群体、焕新品牌形象的战略期待,成为其突破传统品牌边界的重要尝试。

其中,发展最好的是名气。相对于老板电器,名气的定位更亲民一些,主攻中低端市场。在其产品中,不乏300多元的单眼燃气灶、500多元的小尺寸吸油烟机,主流配置的烟灶热三件套价格则低于3000元,与主品牌拉开了价格差距,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024年,名气实现了7亿元销额,并定下2025年冲击10亿元销额、2026年挺进行业前五、2030年用户数破200万的目标。据悉,名气为此制定了“两让战略”:让利于经销商与消费者,将通过削减公司各项成本让利给店面经营主体,让经销商挣到钱;同时依托老板电器产品生产管理体系,打造高品价比产品,让消费者都买得起。

从市场反馈来看,其他两个子品牌则没有什么存在感。卖铁锅的“厨源”,更像是老板电器宣传企业文化的工具,以“厨源烹饪文化体验馆”落地,虽然产品也入驻了各大电商平台,但无法与专业厂商竞争。以京东为例,厨源锅具普遍的销量在1000+左右,苏泊尔同类产品则售出10万+。任富佳时代创牌的“Dachoo大厨”,与厨源面临相似的局面,勉强出圈的品类是微蒸烤一体机,京东自营旗舰店售出1万+,竞争力一般。

从战略布局视角审视,子品牌战略犹如一柄双刃剑:其积极价值在于通过差异化定位拓展细分市场,以多品牌矩阵构建竞争壁垒;但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若品牌定位模糊,可能引发内部价格体系紊乱,侵蚀主品牌利润空间。遗憾的是,老板电器当前的子品牌布局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各子品牌与主品牌间缺乏有效协同,既未形成市场合力抢占份额,也未能通过年轻化、多元化定位为传统主品牌注入活力,反而陷入定位重叠、资源分散的困局,难以发挥品牌矩阵的战略价值。

任富佳能守得住江山么?

对于背负家族传承使命的“企二代”而言,守住父辈创下的基业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老板电器的接班人,任富佳深知,能否经营好曾经的资本市场白马股,不仅关乎企业兴衰,更承载着家族声誉与行业地位的双重考验。在业绩承压、转型艰难的当下,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期待,化作无形的压力,时刻鞭策着他寻找破局之道。

在今年AWE展会上,老板电器在现场设置了“厨神”大模型体验终端,集成DeepSeek后新增了面部识别定制菜谱、识别冰箱食材制定菜单等功能,较2023年版本的ROKI助手App体验有一定提升。

老板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主力产品数字厨电i系列零售量同比增长566%,搭载AI烹饪系统的数字厨电销量已超30万台,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不过,目前ROKI数字厨电的产品还比较少,价格高且多为线下配套销售,尚不清楚老板电器是否有计划将其逐步拓展至线上单独销售。

近年来,AI家电的概念逐渐兴起,但普遍存在消费者感知度不强的问题,这与产品形态不无关联。目前的LLM大模型主要是针对自然语音处理,在电视等内容输出型设备上有更直观的体验感。MoE混合专家模型可以应用在扫地机器人等产品上,提升其场路线规划和景识别能力。但在厨房,如果所谓的AI体验仅仅是局限在制定菜谱、远程遥控等方面,恐怕很支撑高溢价。毕竟,不支持AI的炒菜机同样内置各种菜单,可能还更便宜。

从老板电器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任富佳在企业经营中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接任初期,恰逢房地产行业红利期,他凭借与地产企业的深度绑定实现业绩高速增长。这种成功经验使他形成惯性思维,试图持续押注房地产关联业务实现企业突破;而当AI技术浪潮袭来,他又将发展希望寄托于借势AI实现弯道超车。

这种经营思路暴露出任富佳战略决策的核心问题:过度依赖外部机遇驱动,缺乏挖掘企业内生增长动力的意识。无论是追逐房地产红利,还是拥抱AI技术风口,本质上都是“向外求”的发展逻辑,未能从企业内部组织能力、核心技术研发等根基层面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发展模式,也是众多“企二代”管理者在企业传承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境。

当然,任富佳的经营困境也存在“戴着镣铐跳舞”的客观因素。企查查数据显示,任富佳之父任建华至今仍深度参与公司核心管理:不仅担任老板电器上市主体“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董事,任期延续至2026年,还通过“杭州老板电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7.9508%的上市公司股份,牢牢掌握公司实际控制权。家族体系内,任建华胞弟任罗忠为控股公司股东,内弟沈国良亦担任董事,形成稳固的家族管理架构。这种背景下,尽管任富佳作为“少帅”走向前台,但决策层仍以50后、60后元老为主导,决策惯性与代际理念差异,无疑加剧了企业战略转型的难度。

对于这位试图带领有46年历史的垂直型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少帅”而言,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充满挑战。任建华及元老团队对核心管理权的长期把控,客观上形成了企业年轻化变革的阻力。在传统管理模式与新兴市场需求的碰撞中,如何平衡家族治理惯性与现代化企业转型需求,成为摆在任富佳面前的重要课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