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2200只A股已收复4月7日“失地”!券商:外资有再度流入中国资产迹象

虽然上证指数离补上缺口还有一步之遥,但不少个股已实现“反包”。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5月6日收盘,在全市场5400多只股票中,有超2200只已完全收复4月7日的跌幅。
展望后市,部分券商仍然坚定看多。今年“五一”期间,港币兑美元升值至强方兑换保证水平,为2020年10月以来的首次。有券商认为,这提示外资有再度流入中国资产的迹象。
近四成A股已收复“失地”
4月7日以来,在中央汇金及时出手等利好加持下,A股市场已走出持续近一个月的探底回升行情。
随着今日(5月6日)市场放量上涨,上证指数收于3316.11点,离补上4月7日跳空“缺口”(即达到4月3日低点的3319.61点)仅剩3个多点,约0.1%。若要超过4月3日收盘时的3342.01点,则还需上涨不到1%。
从市场风格来看,近一个月成长主题更为强势。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今日收盘,在沪深市场20多个核心指数中,完全收复4月7日失地的指数分别为科创100、科创50和中证2000指数。
更有甚者——今年来持续强势的北证50指数,不仅早在4月10日就已实现“补缺”,今日收盘点位还创出3月20日以来新高。
另一方面,创业板指数、B股指数、创业300指数距离4月3日的收盘价还差3个多百分点,深证成指则还差2.7个百分点。
具体到个股层面,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今日收盘,在全市场5400多只个股中,有超2200只今日收盘价超过了4月3日的收盘价,意味着完全收复“失地”。
另外,截至今日收盘,除4月上市的新股外,超20只个股4月7日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了50%。其中,联合化学、国芳集团、大叶股份等表现突出。
港股市场方面,恒生科技指数在4月7日一度大跌17%,此后则迎来持续回升。截至今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距离完全收复4月7日的跌幅,都仅需再涨1%左右。
机构:外资有再度流入中国资产迹象
4月7日市场大幅调整后,多家券商策略团队纷纷亮明观点,看多后市。站在当前时点,展望后市,一些券商的观点依然较为鲜明。如国泰海通策略团队最新研报指出,中国A/H股市有望进一步走高。
“我们认为,3月到4月股市的调整与有力的修复,是继‘924’后再一次重要转折。其表明,投资者关于中美竞争的严峻性与对决策层扭转形势决心的疑虑消减,这既是风险释放也是试金石。展望下一阶段,我们维持对中国股市的乐观看法:
1)遍历冲击后,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已然充分,包括交易结构的出清,这是股市好转的重要前提。
2)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总体上进入拉锯与谈判的窗口期,尽管仍有不确定性,但第一阶段的激烈摩擦告一段落,形成有利的做多窗口。
3)政治局会议与国常会均释放了以内部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的积极信号,存量政策加快部署,增量政策箭在弦上。相较于过去,政策的预期和展望更为连续和稳定。”
该团队指出:“中国股市风险溢价有望系统性下移,而无风险利率下降与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将成为增量入市的关键力量。继续看好中国A/H股市,把握做多窗口期。”
招商证券策略团队日前发布研报认为,“展望5月,市场可能会呈现‘权重指数回升,科技成长活跃’的格局。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市场担心关税冲击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财政资金准备充裕,能够在出口下行时进行对冲,经济未来仍然以稳为主。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结束,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迎来久违的上行拐点。而且由于经营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资本开支下滑,自由现金流拐点确立,奠定A股整体向上的方向。业绩披露期结束后,市场会积极地在业绩改善的行业进行投资标的布局,而进入业绩真空期后,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产业趋势投资和主题投资在当前环境下有望回归。由于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市场向下调整空间不大,将会强化风险偏好,融资余额有望回归。”
值得关注的是,“五一”假日期间人民币离岸汇率大幅升值,港币兑美元则升值至强方兑换保证水平,为2020年10月28日以来的首次,并触发了香港金管局入市进行干预。有分析认为,这显示外资有再度流入中国资产的迹象。
香港金管局卖出港币、买入美元以维护港币汇率稳定期间A股均大幅上涨
截图自:招商证券研报
据招商证券研报,2008年以来,港币汇率多次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并引发香港金融管理局入市干预,维护港币汇率稳定,包括2008-2009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20年以及2025年。对应到A股市场表现来看,在此前几次港币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并引发香港金管局入市维稳汇率期间,除了2015年下半年外,A股表现整体较好。
究其原因,招商证券认为,在港币连续处于强方兑换保证期间,港币的强势意味着大量资金对港币资产认可度提升,积极配置港股等港币资产,而这背后往往对应着国内经济基本面或者政策预期好转,因此对A股同样具有积极的提振作用。
全球主动资金配置中国资产规模及比例 截图自:中信证券研报
中信证券日前发布的研报则显示,近10年间,全球主动基金中国资产配置比例于2020年见顶,在经历连续几年的趋势性回落后,于2024年见底回升,截至今年3月末仍然处于向上趋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