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酱成菜、人均60元,从武汉跑出的黑鸭煲能火起来吗?

黑鸭煲,会成为下一个火爆的大单品吗?
说起黑鸭,过去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周黑鸭。但如今,在网络上搜索黑鸭,会跳出另一款美食:黑鸭煲。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黑鸭煲的讨论度颇高。有网友表示,为了吃一顿“黑鸭煲”,排队等位超过了3小时。还有探店博主表示,河南某火锅店改造成黑鸭煲店后,9天便赚回了改造费。
红餐网调查后发现,目前在武汉、广州、深圳等地也出现了一些黑鸭煲专门店,很多门店还都是今年才开出。这也让我们好奇,黑鸭煲到底是个啥,又有何特色?
从武汉跑出,黑鸭煲专门店冒头
“黑鸭”概念最早与武汉周黑鸭的流行相关,但“黑鸭煲”却并非卤味,而是延续了黑鸭的甜辣口味,以鸭肉为主要食材,搭配多种配菜,最后以砂锅形式出餐的品类。
黑鸭煲的兴起也要追溯至武汉。红餐网注意到,近两年,在武汉相继出现了一批主打黑鸭煲的专门店,包括回味黑鸭煲、经典黑鸭煲·地道武汉味、无敌黑鸭煲、一品黑鸭煲、忆回味·回味黑鸭煲、汉派黑鸭煲等。
其中,又属回味黑鸭煲的热度更高。红餐大数据显示,该品牌起源于武汉,在武汉、深圳、长沙、上海、合肥、重庆、银川等城市都开设了门店。
有博主打卡回味黑鸭煲于位于武汉汉江区万松园路店后表示:“队伍从早排到晚,一天能排11个小时。”
而在武汉之外,全国其它地区也出现了一批黑鸭煲门店。比如,上海有鸭仙客黑鸭煲、翘兰汁·酱烧黑鸭煲;深圳有荆武·老武汉黑鸭煲、楚味黑鸭煲、鸭发发·武汉黑鸭煲;苏州有蕉蕉啫·回味黑鸭煲、赞牛匠黑鸭煲;在郑州,则出现了大口力・武汉黑鸭煲、刘珍珠黑鸭煲、蓉蜀蜀武汉黑鸭煲、张二爷黑鸭煲、真味黑鸭煲、潮煲煲武汉黑鸭煲等。
总体来看,这些黑鸭煲门店经营的时间都不长,大多是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才开出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传统餐饮店里,如今也有新增黑鸭煲相关产品。
比如,原本在武汉经营烧鸭煲的“三板斧烧鸭煲”,在门店菜单里加入了黑鸭煲单品,并将旗下多家分店改名为“三板斧黑鸭煲”;还有蔡林记・湖北小馆、石灰石烧鸡公、周麻婆、羊冰冰铜锅涮肉、松哥油焖大虾等不同类型的餐饮品牌,都在门店相继上架了黑鸭煲单品。
社交媒体上,黑鸭煲的讨论度也不低。截至目前,抖音上#黑鸭煲话题的播放量已接近1亿次。
一酱成菜、人均60元左右,“升级”版的周黑鸭?
在观察了市面上这一批兴起的黑鸭煲品牌后,我们发现,目前这些黑鸭煲专门店几乎都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打法。
1、“升级”版周黑鸭,混搭更多样化食材
口感上,因为与武汉周黑鸭相似,延续了甜辣口味,导致不少消费者会将黑鸭煲与周黑鸭联想到一起。
“味道和周黑鸭口味很像”“就是那种周黑鸭风味,甜辣甜辣的”……在各大黑鸭煲专门店的评论区,此类评论不少。
不过,相较周黑鸭,黑鸭煲还是有一些升级和改变。比如,为了让口味选择更多样,一些门店会根据地域对辣的接受度,对辣度做以区分,分成微微微辣、微微辣、微辣、中辣、特辣、辣王多个等级。
另外,不同于武汉卤鸭货,将鸭脖、鸭翅、鸭掌、鸭锁骨等不同部位分拆售卖。黑鸭煲通常强调是半只鸭或整鸭入煲。同时会将鸭肉与其它肉类食材进行混搭,提供更多元化的煲类产品。
比如,回味黑鸭煲会将鸭肉和排骨、牛蛙、鳝鱼等食材结合,形成排骨黑鸭煲、牛蛙黑鸭煲、鳝鱼黑鸭煲等延伸系列产品;经典黑鸭煲·地道武汉味也在经典黑鸭煲之外,推出了鲜虾黑鸭煲、红烧肉黑鸭煲等产品。
在此基础上,一些黑鸭煲专门店,还会在门店中加入湖北当地的特色菜。比如回味黑鸭煲加入了香辣虾、武昌鱼、粉蒸肉、武汉皮蛋拌豆腐、孝感米酒豆腐花等传统湖北特色菜、特色小吃;鸭发发武汉黑鸭煲,除了黑鸭煲外,还卖潜江小龙虾,以及炝莲藕片、洪湖藕汤等湖北土家菜。
2、一酱成菜,5-10分钟即可出餐
出餐方式上,不同于传统烧菜,黑鸭煲的标准化流程较高,对厨师的依赖程度较低。
红餐网了解到,目前很多黑鸭煲门店用到的主要食材鸭肉,大都是在门店或者中央工厂提前宰杀好、砍成小块,用特制卤汁进行卤制入味后,再放入冰柜急冻锁鲜。
这也就意味着,顾客下单后,后厨操作人员仅需将预先卤制好的鸭肉投入锅内加热,并根据客人需求的辣度进行调整,再加入特制的辣卤黑酱等进行翻炒,出锅前简单勾芡收汁,最后将鸭肉倒入提前摆放好莲藕等配菜的砂锅内,即可出餐。
3、轻正餐模式为主,客单价60元左右
从具体经营情况来看,目前,这批兴起的黑鸭煲门店,多以轻正餐模式为主,人均消费大多在60元左右。
因为是轻正餐模型,所以这些门店在选址时也会更倾向于开在社区周边,或是临街的一些商铺,尤其青睐自带大面积外摆空间的位置。
另外,装修风格上,黑鸭煲门店大都采用了市井风或“破店风”,墙面仅张贴菜单和简单标语,几乎没有多余装饰。开在街边的一些黑鸭煲店,还会使用折叠桌椅和塑料凳,类似街边大排档的布置,更接地气。
成为下一个大单品?还为时尚早!
目前来看,依托武汉黑鸭的味型,黑鸭煲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不需要进行太多市场教育。但要说黑鸭煲能成为下一个餐饮大单品,可能还为时尚早。
红餐网调查发现,一些黑鸭煲品牌早期都是借助于猎奇的营销活动而出圈。
比如,某黑鸭煲品牌在门店推出了“辣王挑战赛”等活动,要求点选最高辣度的消费者签署“生死状”(免责协议);还有品牌在开设城市首店时,以限时挑战最高辣度赢取现金奖励的方式吸引客流。
某社交平台上的数据显示,“黑鸭煲辣王挑战”等相关话题视频,已收获数十万点赞和转发。很多网友直言,自己就是在看了博主的探店视频后才种草了武汉黑鸭煲。
靠猎奇的营销活动激起消费者的好奇心,成功掀起了线下打卡热潮。但消费者真正体验后,能否沉淀下来,可能就要打个问号了。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分享称:“吃第一口就被呛到,很难描述的辣味,总结就是吃到嘴很咸,嘴巴外面一圈很烫。排了237分钟,也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也可能是到后面纯粹猎奇想看看什么味道,为了这顿饭连黄鹤楼也没去成很不值当。”
还有食客在排队近4小时体验黑鸭煲后,直言收获的是“鸭肉皮根本撕不下,也咬不动”的糟糕体验。
红餐网实地走访广州的一家黑鸭煲门店后也发现,门店有标榜“整鸭鲜卤”,但实际上,工作人员是从冰箱中取出的袋装冻鸭肉,在炖煮时,甚至都没有解冻,便直接投入了锅中熬煮。可想而知,消费者的体验感会有多差。
此外,黑鸭煲“一酱成菜”的特点,注定了该产品的壁垒不是很高,可复制、模仿的可能性较大。任何一家中餐馆,想要轻松复制该菜品,都不是难事。
所以,想要真正跑出来,被大众所接受,黑鸭煲,可能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锤炼。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