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店系冲击第7家上市公司 新纳科技“转战”北交所IPO前景几何

《投资者网》张伟
近日,二氧化硅及电子陶瓷生产商浙江新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纳科技”或“公司”)的上市计划传来新动向。
据Wind资讯,今年4月,新纳科技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公司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IPO)并在北交所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生物质(稻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按照北交所的上市新规,IPO公司首次提交招股书之前,必须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新纳科技表示,目前仍是基础层挂牌公司,存在因未能进入创新层等无法申报或发行上市失败的风险。
之前,新纳科技曾到深交所主板IPO,但被两轮问询之后,于2024年6月主动终止(撤回)。此番“转战”北交所,新纳科技的上市前景还有待观察。
前次IPO募投项目引争议
在新纳科技发展历史中,伴随着一系列的收购与剥离。
招股书显示,新纳科技的前身为横店集团创办的荆江化工总厂。自1975年以来,位于浙江东阳的横店集团创办了一系列公司,从最早的横店丝厂,到本次IPO的新纳科技,其业务涵盖电气电子、医药健康、影视文旅、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
2004年,荆江化工总厂进行集体企业改制,同时公司名称变为英洛华化工。2016年,英洛华化工又更名为新纳科技。伴随着公司更名,新纳科技还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将公司业务从二氧化硅扩展至橡胶材料及制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等行业。
奇怪的是,新纳科技的经营思路似乎比较“摇摆”。从2018年开始,新纳科技又逐渐剥离新增业务,在2020年转让玄武岩纤维业务后,新纳科技的业务就只剩下了二氧化硅和电子陶瓷,可谓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从前”。
值得一提的是,从1994年公司成立开始,新纳科技就一直从事二氧化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在赴深交所主板IPO时,新纳科技却计划募资3.42亿元用于氧化铝陶瓷基板项目、静电吸盘维修及制造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
据了解,新纳科技IPO募投的氧化铝陶瓷基板项目、静电吸盘维修及制造项目(一期),都是为了扩大电子陶瓷业务。而新纳科技的电子陶瓷业务也是在2018年收购的。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3年,二氧化硅的营收占比一直超过70%,电子陶瓷的营收占比只有20%左右。另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5万吨以上产量规模的二氧化硅企业有18家,新纳科技在业内排名第三。
鉴于上述情形,新纳科技IPO募投不为加强主业,却给电子陶瓷赋能的操作,也让市场一片哗然。
本次IPO募投将聚焦主业
新纳科技为何会选择“抓小放大”?有一种说法是,或与公司实控人的战略布局有关。
股权信息显示,新纳科技只有两名股东,分别是横店控股和勤睿信,各持有89%和11%的股份。其中,横店控股为横店集团的子公司,勤睿信为员工持股平台。同时横店控股为勤睿信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控制新纳科技100%的表决权。也就是说,横店集团是新纳科技的实控人。
目前,横店集团旗下已有横店东磁、南华期货、得邦照明、横店影视、普洛药业、英洛华等6家上市公司,业务涵盖光伏、新材料、金融、照明、影视、医药、化工等领域。新纳科技募投项目选择“抓小放大”,或许是实控人的通盘考虑。
还有种说法是,或许因为电子陶瓷的毛利率坚挺,未来前景更好。招股书披露,2020年至2023年,新纳科技电子陶瓷的毛利率分别34%、32%、36%和34%,一直比较稳定。同时二氧化硅的毛利率从32%下降至18%,且始终低于同行可比均值。这也许是新纳科技前次IPO选择“押注”电子陶瓷的重要原因。
在给深交所第二轮审核问询的回复文件中,新纳科技提到,根据智研咨询数据,公司的氧化铝陶瓷基板的产能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行业龙头三环集团。新纳科技认为,结合细分业务涵盖范围、市场占有率、主要客户等方面,公司在电子陶瓷行业尤其是陶瓷基板领域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及市场竞争力。
不过,本次IPO,新纳科技将进行募投项目变更,募集资金将投资于生物质(稻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下称“稻壳利用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目前,新纳科技对稻壳利用项目未做更多披露和介绍。但是根据其他同行的资料,我们也能对该项目的亮点有一个大致了解。
据安徽凤阳硅工业园在2023年1月发布的《生物质(稻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研报告》介绍,传统的二氧化硅制作工艺,主要采用天然气燃烧石英砂(硅基)的方式生产二氧化硅。稻壳利用项目则是以稻壳替代天然气作为燃料,同时以稻壳燃烧时产生的稻壳灰替代石英砂(作为硅基),生产二氧化硅。
安徽凤阳硅工业园的文件还提到,稻壳利用项目的优点在于:节约天然气、减少因燃烧天然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放污染、减少因开采石英砂产生的废水排放污染,同时也为稻壳提供了良好的环保处理途径,符合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谓一举多得。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到,新纳科技到北交所IPO将主打一个“听劝”,IPO募资用途将回归主业二氧化硫的生产。新纳科技也表示,公司2023年度和2024年度的相关财务指标符合(北交所)规定条件,上市决议的有效期12个月。
在此前IPO的两轮问询中,新纳科技被深交所问及核心竞争力、行业地位、历史沿革、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内控不规范等多个问题。本次到北交所IPO,新纳科技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有所改善,投资者也可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