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肥神药」正面交锋,下一步降价?

“减肥药王”开战,不远的未来或降价。
18个月减重45斤,替尔泊肽头对头打败司美格鲁肽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布了礼来替尔泊肽(商品名:穆峰达/Zepbound)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商品名:诺和盈/Wegovy)3b期头对头临床试验SURMOUNT-5的完整数据。
结果显示,替尔泊肽以20.2%的平均减重幅度优于司美格鲁肽的13.7%,且在所有关键次要终点中都展现出优势。
具体来看,SURMOUNT-5试验纳入751名肥胖或超重合并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并发症的非糖尿病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组接受替尔泊肽(10mg或15mg)或司美格鲁肽(1.7mg或2.4mg)治疗72周。
替尔泊肽组平均减重20.2%(50.3磅/22.8kg),较司美格鲁肽组13.7%(33.1磅/15.0kg)高出6.5个百分点;替尔泊肽组腰围平均减少18.4cm,优于司美格鲁肽的13.0cm。
同时,替尔泊肽组有超八成(81.6%)受试者的减重幅度不低于10%,优于司美格鲁肽组的60.5%;通过替尔泊肽实现更大减重幅度的患者占比同样更高——替尔泊肽组有超三成(31.6%)受试者的减重幅度不低于25%,司美格鲁肽组为16.1%。
“GLP-1药王”之争
在GLP-1领域,礼来与诺和诺德的交锋已延续近二十年。
2005年,由礼来和Amylin联合开发的全球首个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获FDA批准上市。
5年后,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获批上市,相较于艾塞那肽每日两次餐前注射,利拉鲁肽每日注射一次且无需与餐次严格同步,再加上免疫原性低、副作用相对小等因素,成为GLP-1领域“药王”。
2014年,礼来推出度拉糖肽,半衰期延长,从此前的日制剂走向周制剂时代,其销售规模在2020年超过利拉鲁肽。
2017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上市,且在头对头试验中打败了度拉糖肽,2021年获FDA批准用于减重后更是开启高速增长模式。
今年第一季度,三款司美格鲁肽(降糖注射剂Ozempic、降糖口服剂Rybelsus、减重注射剂Wegovy)销售额占诺和诺德总营收的71%,合计达到557.76亿丹麦克朗(约78.64亿美元),已超过全球“药王”默沙东K药同期72亿美元的销售额。
各项适应症获批较晚的替尔泊肽市场规模还不敌司美格鲁肽,但也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61.5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65%。
GLP-1领域产品在近二十年内快速发展,靶点、疗效、剂型、半衰期、副作用等各方面表现不断更新优化,如今,替尔泊肽头对头数据打败司美格鲁肽意味着“GLP-1药王”之争将再次升级。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超重、糖尿病等患者也有望获得更优、更丰富的治疗方案。
不远的未来或降价
除了临床试验疗效,GLP-1产品的定价、支付方式、供应渠道及产能等都将对市场争夺产生影响。
在中国,诺和盈定价约1400元/月,穆峰达暂未明确官方定价。据赛柏蓝在阿里健康、美团买药、京东健康等第三方平台查询,诺和盈每月用量售价在1200元~2600元不等,穆峰达售价在2800元~4990元不等。
在美国,Wegovy(诺和盈)起初定价约1350美元/月,作为后来者的Zepbound(穆峰达)价格相对低,定在了1086美元/月左右,若以原价计算,患者一年产生的药品费用将超过1.3万美元。
此前,GLP-1药物陷入供给短缺时期,市场上出现有复配药房以约200美元/月价格销售的GLP-1复配药物,抢占了部分市场。
价格战下,礼来、诺和诺德纷纷通过旗下的LillyDirect、NovoCare药房等在标价基础上推出折扣,将药物的实际费用降至500美元/月左右。
对GLP-1药物而言,解决保险覆盖问题是增加药物可及性的重要突破方向之一。
有观点认为,诺和诺德、礼来近年来持续增加GLP-1药物治疗NASH、睡眠呼吸暂停、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脏病综合征等适应症的临床投入,也有增加保险纳入方面的考虑。
据悉,肥胖可引发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200余种合并症。在中国肥胖人群中,约89.1%的中国肥胖患者至少合并1种并发症,且肥胖患者出现4种及以上复杂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12.39倍。
若GLP-1类药物能证明自身可降低与肥胖相关疾病发病风险,间接减轻财政经济负担,被纳入报销范围也并非不可能。
今年年初,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公布第二批药品价格谈判清单,司美格鲁肽等被列入其中。6月1日前,CMS将发出初步报价,并与药企反复进行报价与谈判,最终价格将在2027年生效。
据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规定,上市9-12年的药品价格下降最低幅度是25%。以司美格鲁肽1350美元/月的定价计,其标价将降至1012美元/月以下,再加上优惠折扣,其实际月费用将进一步降低。到2027年,若司美格鲁肽执行下调价格,其它GLP-1类药物大概率也将展开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