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无人记得江小白

访客 2025-05-27 15:07:34 49189
无人记得江小白摘要: 从一夜爆火到乏人问津,网红品牌走出这样的下坠曲线屡见不鲜。在传统的白酒行业,就有这么一家“网红”——江小白。立志要做...

无人记得江小白

从一夜爆火到乏人问津,网红品牌走出这样的下坠曲线屡见不鲜。在传统的白酒行业,就有这么一家“网红”——江小白。

立志要做“年轻人的第一瓶酒”,江小白凭借走心的“鸡汤式”文案营销,在充满“老人味”的白酒江湖杀出一条路来,让外界得知,原来年轻人也喜欢喝白酒。

但成也营销,败也营销,江小白在高歌猛进的同时,却忽视了白酒品质的重要性,“难喝”之声不绝于耳,擅长的营销也频频翻车,近年来已然难寻声量。

江小白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型了。白酒之路不顺畅,江小白推出“梅见”“果立方”等果酒,想要再度吸引年轻人,实现自身的第二曲线。

但失去营销这一利器之后,江小白还能再创奇迹吗?现实往往比理想更残酷。

网红小白酒的败局

江小白当年在全网走红,依靠的并非品质,而是营销。

白酒向来极具“老人味”,年轻人到底还喝不喝白酒,连续多年都是爆点话题,认为喝白酒的人会越来越少一度成为热门观点。

直到江小白2012年横空出世,用100ml小瓶装、低度化瞄准年轻市场,打破了传统白酒“重口”“老气横秋”的刻板印象,立志要成为“年轻人的第一瓶酒”。

江小白以微博、微信为主要阵地进行营销,各种伤痛文学式小金句引发消费者们的自发性传播,这一方式不仅大大提升了江小白的声量,还在白酒“渠道为王”的传统销售逻辑里,开辟出一条新的营销道路来。

当时有统计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白酒品牌榜单,江小白与茅台、洋河、五粮液、泸州老窖这些传统名酒品牌并列前五。2013年,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还获得年度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人物奖。

江小白营收也随着声量一路上涨。2013年至2019年这7年间,江小白营收从5000万飙升至30亿,足足翻了6倍,在小瓶酒市场抢下20%的市场份额。

但对于网红经济来说,能否经久不衰向来是一道严峻的考验,江小白带来的新鲜感,未能长久保持下去。

外部环境的变化令江小白也难以适应了。受疫情影响,线下渠道及消费场景受限,加之“反鸡汤”的思潮愈加流行,很多消费者也不再为情感式营销买账,江小白市场份额开始狂跌。

自2020年起,江小白不再向外界公布销售数据。《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显示,江小白在小瓶酒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暴跌至0.5%。

眼见“鸡汤小白酒”的路线走不通了,江小白也在奋力挣扎,将目光投向了新酒饮领域,在2019年推出了果汁酒“果立方”系列,和主打青梅酒系列的“梅见”,以低度+果味的特点再次切中了年轻人的喜好。

但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江小白已然不受青睐。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4年,江小白获得来自高瓴资本、IDG资本以及正居资本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之后黑蚁资本、红杉中国、招银国际资本也相继下场。2020年后,江小白融资步伐变得缓慢,IPO传闻也没了下文。

如今新的目标值得期待,但同时也意味着江小白在白酒赛道败退了。

营销翻车,品质内虚

江小白的败退,可谓成也营销,败也营销。

以营销为公司驱动力,江小白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提出营销创意,角度新奇剑走偏锋几乎是必然会走进的死胡同,会有营销“翻车”的风险。

2025年,江小白旗下梅见的新年营销文案就冒犯了广大年轻人,瓶身上“贤婿,你受苦了。我女儿没那么配得上你”等文案,引发了广泛“不尊重女性”的争议。

随后梅见发布官方声明进行道歉,称因数量较多、内部审核流程存在漏洞,导致一些表述出现严重偏差,“以上问题充分说明,我们经验不足,资历尚浅,审核不严,工作失误”。

营销翻车只是表象,外界批评江小白重营销,本质上在于其白酒的品质跟不上。

去年8月,东方甄选旗下主播“三级品酒师”天权,在直播间称江小白“不是白酒”,引起江小白激烈反弹。其强调旗下所有白酒产品,均采用纯粮固态发酵酿造工艺,产品执行标准为小曲固态法白酒国标,要求东方甄选就此事公开道歉并消除影响,后续还正式起诉了东方甄选。

江小白虽通过强硬态度正名了自己的白酒身份,但其品味有所欠缺也是许多酒友的固有印象。

至今在网络平台上,类似“最难喝的酒”“塑料酒精味”“酒精兑水”的评价屡见不鲜,甚至还有“狗都不喝”的激烈言辞。可见,就白酒品质和饮用感受而言,江小白在广大酒友中的风评较差。

知名品酒博主“一波说酒”认为,江小白很明显是小曲清香的典型风格,但本身天花板不高。他曾发布视频从科学角度剖析江小白风味不佳的原因:“相比大曲酒,小曲酒的微生物种类少,产生的香味物质就少,并且发酵时间短,浓郁度不够,不可能造出特别高品质的酒,本身也是低成本的东西。”

即使成本低,江小白的售价也并不便宜。电商平台上,40度100ml的江小白零售价约为15元,同等含量的牛栏山、红星等小瓶酒售价均不足10元,而不到20元,就能喝到更加醇厚绵柔的泸州老窖六年窖头曲小瓶装。显然在光瓶酒市场,江小白不仅品质、名气不足,性价比也毫无优势。

从口味特点、工艺效率及成本等方面综合来看,江小白从一开始就奔着“短平快”的路线而去,在利用营销达到本不属于它的高度后,终于因内涵不足而跌落神坛。

低度酒再造一个江小白?

在声量和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之后,江小白能否靠低度酒再造一个江小白?从当前形势来看,不容乐观。

江小白依靠低度酒,确实打开了新的市场。2024年,其低度新酒饮业务增长达到了30%,其中“梅见”业绩最为亮眼,突破了1个亿级销售城市、20个千万级销售城市。“果立方”则实现了郑州、杭州等5个城市销售额破千万,核心城市增长超210%。

低度酒的火爆,为江小白的转型指明了方向。2024年底,江小白果断将集团名字从“江小白酒业”改名为“瓶子星球”,转型为以低度新酒饮为主。未来五年,“战略是用差异化的新酒饮市场成为明日之星,策略上是全面高质量改善经营。”

不过,江小白以往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实力雄厚,而是由于精准找到了新赛道,依靠高超的营销取得领先优势,但当前的低度酒赛道已然是一片“红海”。

《低度潮饮趋势报告》显示,2020-2024年我国低度酒市场规模从200亿元跃升至超570亿元。但所谓新酒饮,包含了鸡尾酒、果酒、苏打酒等多个细分品类,分散下来天花板并不高。

例如头部品牌RIO,瞄准了微醺经济与独处消费,通过场景、情绪、社交三维逻辑,成功将预调鸡尾酒从低频尝鲜品转化为日常消费品,但在2023年的营收也只有32.41亿元。

江小白的“果立方”,包含白葡萄味、卡曼橘味、蜜桃味、混合水果味等多款水果高粱酒产品,度数在15-23度。是对创意多元化果酒的一大尝试。但与RIO锐澳鸡尾酒等品牌相比,品牌力和产品力均有所不足,因此增长预期不会很高。

此外,传统白酒巨头也纷纷推出各种新品,迅速切入年轻市场,将低度新酒饮的竞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茅台推出了“悠蜜”系列蓝莓气泡酒,五粮液有仙林青梅酒、气泡酒和特调鸡尾酒“五谷罗尼”,洋河也有具体规划,要在两三年内实现10亿—20亿元营收。

谁能笑到最后,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因为新酒饮产品存活于年轻活泼的快文化节奏中,追求新鲜感是永恒主题,很难有一个品牌长久占据年轻人的心智。

对于江小白来说,想要复制以往的传奇,依靠门槛并不高的新酒饮翻身,还要突破重重阻碍,砥砺前行。

结语

在失去营销利器之后,江小白“原形毕露”,再难以拿捏年轻人的心理了,可见卖任何产品,品质为先的道理永远颠扑不破。

不过,江小白毕竟取得过成功,转型之路虽无法一帆风顺,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再造一个“江小白”,只是“营销第一,产品第二”的战略,已然不适应时代。

江小白要想反败为胜,还需踏实修炼内功,以产品品质打动人心,而不是讲故事蛊惑人心。

江小白的出局,既有自身实力不足的原因,也是受到行业格局变动影响的结果,当前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期正在进行中,白酒企业的浮沉还将继续。

“铁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头部酒企的座次变迁正是最佳注脚,《一点财经》下次将从泸州老窖身上,观察白酒行业格局演变的内在原因。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