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外卖“三国杀”重燃战火:三大巨头股价承压,茶饮板块意外爆发 | 大鱼财经

访客 2025-07-07 15:24:16 39766
外卖“三国杀”重燃战火:三大巨头股价承压,茶饮板块意外爆发 | 大鱼财经摘要: 新黄河记者:杜林 外卖江湖烽烟再起。7月5日,美团在一场补贴空前的闪电战中刷新即时零售订单纪录,单日突破1.2亿单,引...

新黄河记者:杜林

外卖江湖烽烟再起。

7月5日,美团在一场补贴空前的闪电战中刷新即时零售订单纪录,单日突破1.2亿单,引发市场关注。这场看似请客吃饭的补贴潮背后,是美团、阿里和京东围绕万物到家新战场展开的一轮新攻防——补贴大战全面升级,三大巨头不惜烧钱换增量,资本市场迅速给出反应。

与此同时,资本流向也开始重新洗牌。在外卖巨头贴身肉搏之际,港股茶饮股异军突起,迎来一轮久违的大涨行情。

外卖补贴烧红战场,三巨头股价集体承压

这一轮补贴潮由阿里率先点燃。7月初,淘宝闪购宣布启动总额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以高频消费场景切入即时零售腹地。饿了么、淘宝双线联动,借道支付宝导流,试图在日订单破6000万后向更高天花板发起冲击。

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美团选择主动出击。7月5日下午,集中释放海量优惠券,在奶茶、咖啡等高频小额场景中打响零元购攻势,短时间内将日单量从往年峰值9000万推高至1.2亿单,App甚至因流量过载一度宕机。

京东继续依靠秒送仓与前置物流体系谋求突围,虽然声量不如阿里、美团,但作为引战者,其动作仍具威慑力。

但这场补贴大战也令三巨头付出沉重代价。港股市场反应迅速:美团近一个月股价跌幅超过15%,市值缩水超1500亿港元;阿里巴巴自5月以来持续走弱,累计跌幅亦达15%,7月初一度跌破2万亿港元市值;京东自4月以来股价累计回撤超过20%,蒸发市值近千亿港元。

机构对盈利前景亦不乐观。高盛最新研报预测,2025年7月至2026年6月,三家公司合计在即时零售补贴上的亏损将超过900亿元人民币。阿里在该周期的餐饮外卖业务或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虽然份额领先,但其EBIT预计也将减少250亿元。

这是一场不计成本的持久战。一位接近资本市场的分析人士指出,巨头之间的补贴竞赛已非简单营销行为,而是对未来本地生活基础设施主导权的角逐。

资本追逐消费热度,茶饮股迎来高光时刻

与外卖平台的股价承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茶饮概念股的全线拉升。

7月7日开盘,港股茶饮板块应声走高:茶百道涨幅超过10%,奈雪的茶上涨9%,古茗涨8%,沪上阿姨与蜜雪冰城也纷纷大涨超过3%。一改过去数月的沉寂局面,成为这场补贴大战的意外受益者。

根本原因在于补贴投向的精准指向——奶茶、咖啡、快餐等高频订单成为价格战的主战场。以满25元减21元满16元减16元等为代表的无门槛券大量投放,使得消费者在平台下单茶饮的频次激增。社交平台上,不乏用户晒出0元喝奶茶的订单截图,还有网友表示外卖已经预订到下周。

受益于平台流量与订单爆发,茶饮品牌迅速回血。补贴大战等同于平台为我们做推广,转化率比自掏腰包投广告要高得多。一位连锁奶茶品牌区域负责人表示。

有分析认为,当前茶饮行业正处于集体增长趋缓、成本压力上升的过渡期,平台流量+价格补贴的双重刺激,有望在短期内助力品牌缓解经营压力,甚至带动品牌价值重估。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争。即时零售三国杀进入白热化,烧钱换市场的逻辑并未改变,但边际效应递减的现实正越来越清晰。高频消费场景成为焦点,但盈利模型却被迫延后验证。

资本市场用股价给出了信号:巨头鏖战之下,长期前景存疑,短期估值承压。而那些身处战局边缘,却能从流量洪峰中分得红利的消费企业,或将成为下一阶段资金布局的新宠。

三国杀仍在继续,谁将笑到最后,仍需时间揭晓。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