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董事长现身,解密5亿美元惊天收购案

这两天,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医药引发行业热议。
7月15日,中国生物制药以约5亿美元的净代价100%收购礼新医药。这是中国本土历史上第一起大型制药企业对生物科技公司的并购。不过很多人认为,这起收购案开价太低了。
礼新医药是明星biotech,手上不少潜力管线都曾被MNC竞相争抢。这两年,礼新医药先后将两条管线授权给阿斯利康、默沙东,光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就有近10亿美元。因此,在外界看来,5亿美元的收购款简直让中国生物制药捡了大便宜,默沙东退货礼新双抗的传闻也开始在业内流传。
7月17日,中国生物制药召开电话会,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其润出面驳斥了传闻,并表示:这次收购是一场双向奔赴,也是市场上为数不多所有相关方都乐见其成的收购,盛赞礼新医药是“极少数令我叹为观止的企业”。
电话会上,谢其润还轻快笑称:今年以来,中国生物制药市值已经翻倍,现在有了礼新医药的加持,将即刻起飞。
这个起飞,能飞多高呢?
收购性价比极高
中国生物制药和礼新医药的公开交集始于2024年10月,中国生物制药作为领投方,以1.42亿元参与了礼新医药的C1轮融资,取得其近5%股权。当时,礼新医药与默沙东的“天价交易”还没达成。
中国生物制药提供的一份表格显示,基于双抗平台与MNC达成授权的biotech企业,国内目前有三生制药、康方生物、礼新医药三家;基于ADC平台实现与MNC的BD的,目前有映恩生物、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礼新医药四家。
谢其润就此指出:礼新医药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家双抗平台、ADC平台都有MNC背书的企业。
中国生物制药没有言明的是,这么多家企业中,礼新医药是唯一没有上市的。反观其他企业,市值最低的映恩生物也有270亿元,三生制药和科伦博泰分别是670亿元、830亿元,百利天恒、康方市值更是上千亿。
相比之下,礼新医药就便宜多了。公告显示,本次收购总价为10亿美元,扣除礼新医药账上4.5亿美元现金及存款后,中国生物制药实际只需要付5亿美元。
这其中,还隐含了默沙东即将交付给礼新医药的3亿美元的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按协议这笔费用也将于今年年内到账。
也就是说,如果默沙东付款顺利,中国生物制药相当于只掏了2亿美元,就完全控股了礼新医药。
关于外界认为默沙东要退货,不会继续支付这3亿美元的传闻,中国生物制药和礼新医药在电话会上都作出了明确否认。谢其润表示,公司已经做过尽调,对收到第二笔款项非常有信心。礼新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秦莹则介绍,今年6月的ASCO会议上,默沙东已经正式将LM-299双抗纳入其管线资产中,目前正在按照协议推进临床,暂时无法对外透露进展。
背靠大树
中国生物制药能捡到这个大便宜,其实不算偶然。
谢其润在电话会中介绍:去年和秦莹相识,就聊起过收购的事情。今年3、4月,市场环境向好,双方经过一番试探,发现彼此都有强烈意愿,于是就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达成了交易。秦莹也表示,这不是贸然的决定,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公司最终认定卖给中国生物制药是最佳选择。
作为创始人,秦莹透露了自己的考量:礼新医药团队成员仅有58人,临床人员才二十来个,能在成立五年多内,快速推进8个项目进入临床,很大程度上仰赖CRO的帮助。比如目前有两条管线已经进入临床III期,分别是CCR8单抗LM-108和CLDN18.2 ADC LM-302。LM-108的国内权益经授权给中国生物制药,公司预计将在2028年上市。LM-302礼新医药则拥有完整权益。
仅这两个品种,开销就不小。两款药同时在开8项国内外临床,大部分都是联合用药,临床成本十分高昂。CLDN18.2靶点还是众所周知最卷的赛道之一,BD难度很大,即使推进上市,市场竞争也很激烈。
而且,据秦莹介绍,礼新目前有11个临床前ADC项目,12个临床前双抗项目,而且还在源源不断产出新管线。这些项目如果单独靠礼新医药自己孵化,凭公司的规模和资金实力很难推动,管线进展也不可能快。
秦莹总结称,在目前环境下,寻找一家有意愿在创新药领域投资,又有强大的临床、商业化团队的综合性制药公司,实际上难度不小。
中国生物制药家大业大,而且创新转型的决心很大,目标是未来三年每年上市至少5款创新产品,到2027年创新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60%。
对此,谢其润承诺:收购完成后,中国生物制药将全力推进礼新医药临床前资产,预计1-2年内将有多个项目进入临床。同时表示,后续每年将看到1-2个授权合作。
到那时,这笔收购能带动中国生物制药市值飞到多高,就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