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人寿“清仓”杭州银行背后:低分红、高资本消耗、罚单频现

访客 2025-07-22 11:17:27 69271
中国人寿“清仓”杭州银行背后:低分红、高资本消耗、罚单频现摘要: 来源:东西财经“这个7月,杭州银行很忙!”继7月初因多项业务违规收到监管开出的380万元罚单后,7月15日再遭中国人寿“...

来源:东西财经

中国人寿“清仓”杭州银行背后:低分红、高资本消耗、罚单频现

“这个7月,杭州银行很忙!”

继7月初因多项业务违规收到监管开出的380万元罚单后,7月15日再遭中国人寿“清仓式”减持,两天后(7月17日)杭州银行发布上市银行首份半年度业绩快报,一时间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具体来看,持股15年的中国人寿“清仓式”减持累计套现超30亿元,其离场背后或与该行低分红率以及资本充足率指标持续承压有关;同时,百万元罚单或暴露出杭州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合规裂缝。此外,尽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仍达到17%,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挑战也备受关注。(可参考绩优生杭州银行正站在“悬崖”边上?)

对于杭州银行而言,资本缺口、资产质量和合规成本犹如三把悬顶之剑,而盈利结构与管理层稳定性则决定着其能否在金融长跑中继续提速而不失衡。

01

中国人寿套现30亿离场

7月15日,杭州银行公告称,中国人寿计划在2025年7月21日至2025年10月20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杭州银行5078.94万股,占总股本的0.7%。若此次减持计划如期完成,中国人寿将不再持有杭州银行的股份。

(数据来源:杭州银行公告)

中国人寿自2009年首次入股杭州银行以来,历经十五年,如今即将彻底离场。

2009年杭州银行启动第七次增资扩股,中国人寿以现金出资6.5亿元认购5000万股股份,每股成本约13元,首次跻身股东行列。

2014年,中国人寿先是以每股11.6元的价格受让亚洲开发银行7920万股,交易总价约9.2亿元;同期,又以每股11元的价格从杭州新闻物业管理开发有限公司受让600万股,交易金额约6600万元。同年,杭州银行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股,中国人寿总持股量达1.6亿股。截至2016年6月末,其持股比例升至6.16%,成为第五大股东。

在2016年10月杭州银行上市时,中国人寿持股比例为5.55%。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中国人寿开始调整对杭州银行的持股策略,开启“退场”模式。

2021年11月,中国人寿首次通过集中竞价减持558 9.43万股,套现8.43亿元,减持后持股比例为3.86%。

(数据来源:杭州银行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太平洋人寿也开启了减持杭州银行的计划。在2021年4月减持前其持股杭州银行的股份达1.2亿股,占总股本3.97%。此后通过三轮减持完成清仓,分别是2021年4月至7月减持5929.99万股,套现9.14亿元;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减持5804.99万股,套现8.37亿元;2022年2月至8月减持1.18亿股,套现16.94亿元。三次减持累计套现34.45亿元,其公开原因是“出于自身战略安排和资产配置需要”。

(数据来源:杭州银行公告)

与太平洋人寿迅速撤离不同的是,中国人寿的减持历程则较缓慢。在第一次减持后,中国人寿于2023年3月才进行第二次减持。彼时,其以12.05元/股的价格,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杭州银行股份1.19亿股,减持股份占普通股总股本的2.00%,减持总金额为14.29亿元,减持完成后持股比例为1.86%。

2024年8月21日,杭州银行公告显示,中国人寿计划在公告披露后三个交易日起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清仓其所持约1.10亿股股份。截至2024年11月25日,中国人寿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了5930.28万股,占总股本1%,减持金额约为7.7亿元。此次减持完成后,中国人寿持有杭州银行5078.94万股,持股比例为0.85%。

根据中国人寿对杭州银行的减持历程梳理,截至2025年7月15日公告披露时,其通过减持已累计套现超过30亿元。

在太平洋人寿和中国人寿逐步退场之际,也有险资逆势进场。2025年1月杭州银行公告称,新华保险以43.17亿元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3亿股股份,每股转让价13.1元。6月6日完成过户后,新华保险通过协议转让和原持仓合计持有杭州银行3.63亿股,占总股本5.09%,成功跻身第四大股东。

02

“清仓”背后

对于“清仓式”减持,中国人寿方面同样对外回应称系“自身战略安排和资产配置的需要”。

但实际上,中国人寿选择“清仓式”减持杭州银行,或是受该行低分红的影响。数据显示,自2016年10月上市以来,杭州银行现金分红率整体低于30%。仅在2019年和2020年超过30%,其余年份均在25%之下,2024年为23.48%,低于“新国十条”倡导的30%。

此外,更关键的是资本端的“紧箍咒”从未放松。近五年杭州银行资产规模从2020年的1.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1万亿元,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本消耗持续加剧。

2020年,该行资本充足率14.41%、一级资本充足率10.8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3%,较上年分别提升0.87个百分点、1.21个百分点和0.45个百分点。2021年三项指标同步回落,分别降至13.62%、10.40%、8.43%,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0.43个百分点和0.10个百分点。

2022年延续下行趋势,资本充足率12.8 9%、一级资本充足率9.7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8%,再降0.73、0.63和0.35个百分点。2023年降幅收窄,资本充足率12.51%、一级资本充足率9.6 4%,继续下降0.38个百分点和0.13个百分点,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微升0.08个百分点至8.16%。

2024年三项指标开始回升,其中资本充足率13.80%、一级资本充足率11.0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同比分别提高1.29个百分点、1.41个百分点和0.69个百分点。

杭州银行2025年一季度显示,截至3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05%、11.34%、9.01%,较2024年末分别提升0.25个百分点、0.29个百分点、0.16个百分点。

尽管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有所回升,符合监管要求,但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且资产规模扩张带来的长期资本压力未根本缓解。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监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5.2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0%。

资本不足的现实迫使杭州银行必须留存利润补充核心资本,导致分红率难以提升。与此同时,由于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要求趋严,杭州银行未来可能通过再融资补充资本,进一步稀释股东权益。作为财务投资者的中国人寿,选择“清仓式”减持或以规避潜在摊薄风险。

或为提振市场信心,杭州银行在中国人寿“清仓式”离场后,迅速披露了一份数据不错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截至6月末,杭州银行营业收入200.9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3.40亿元增长3.8 9%。其中,营业利润133.68亿元,较2024年同期113.78亿元,增长17.49%;利润总额133.71亿元,较2024年同期113.73亿元增17.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62亿元,较2024年的99.96亿元同比增长16.67%;扣非净利润115.59亿元,较2024年的98.63亿元同比增长17.20%。

(数据来源:杭州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6月末,杭州银行总资产22355.95亿元,较2024年末的21123.56亿元增长了5.83%。其中,贷款总额10094.18亿元,较2024年末的9374.99亿元增长了7.67%。总负债20750.59亿元,较2024年末的19763.08亿元增长了5.00%,存款总额13382.82亿元,较2024年末的12725.51亿元增长5.17%。

03

贷款业务违规遭重罚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与2024年末持平,为0.76%;拨备覆盖率为520.8 9%,较2024年末的541.45%下降20.56个百分点。

尽管杭州银行近三年披露的不良贷款率基本徘徊在0.76%,但其业务细分项下的不良贷款率差异却较大。其中,2024年对公贷款资产质量总体改善,不良率 0.75%,较上年末下降9个基点。但房地产业作为对公贷款的一部分,不良贷款率高达6.65%,较上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且在全行公司类不良贷款中占比过半。

(数据来源:杭州银行2024年年报)

2024年杭州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从2023年的0.59%增至0.77%,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增长明显,从2023年末的0.69%增至2024年末的0.93%。

(数据来源:杭州银行2024年年报)

个人贷款不良率的增长或因部分贷款违规使用,导致风险敞口不断扩大。实际上,杭州银行也曾因贷款问题数次收到监管部门开出的百万罚单。

7月4日,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因涉及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未按规定监督检查流动资金贷款使用情况、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个人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票据贴现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信用证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以及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实际履行高级管理人员职责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38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去年以来杭州银行收到的第6张百万罚单。

同时,多位业务负责人被罚。其中,时任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小微金融发展三部总经理助理杨凯、时任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小微金融发展四部总经理助理夏青青、时任杭州银行上海北新泾支行行长刘洋因个人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受到警告处罚。

另,时任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公司金融发展一部总经理王海萍,因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受到警告并被罚款5万元。

时任杭州银行上海长宁区域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张竺华,因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受到警告并被罚款5万元。

2024年3月19日,杭州银行舟山分行也因贷款业务被罚。彼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舟山分行因对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的业务管理不审慎;个贷管理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项目建设违法违规行为被罚100万元。同时,时任杭州银行舟山定海城关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客户经理徐丰被处以警告处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