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海致科技IPO:AI除幻是好生意吗?

访客 2025-07-22 16:03:53 49798
海致科技IPO:AI除幻是好生意吗?摘要: 《投资者网》张伟 随着AI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各种鱼龙混杂的错误信息也是泥沙俱下,最终形成谎言迭代的恶性循环。为了杜绝...

《投资者网》张伟 

海致科技IPO:AI除幻是好生意吗?

随着AI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各种鱼龙混杂的错误信息也是泥沙俱下,最终形成谎言迭代的恶性循环。为了杜绝这种情形,AI除幻就十分有必要。 

所谓AI除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AI内容生成时附带产生的不准确、无意义甚至虚假信息(即俗称的“AI幻觉”),以提升AI内容输出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提高AI应用的实际价值。 

日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北京海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致科技”或“公司”)正是一家将AI除幻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企业。 

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4年营业收入计,海致科技在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五;并在中国以知识图谱为核心的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一,拥有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不过,海致科技目前尚未盈利。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内”),海致科技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亏损金额合计高达5.35亿元。此番“流血上市”,能否助力海致科技彻底扭亏为盈,还有待观察。 

百度前高管持续创业 

公开资料显示,海致科技的创始人任旭阳曾是百度高管。2001年,任旭阳加入百度,是百度早期的创业元老之一,曾长期负责百度的战略合作、投资并购、市场公关、商业拓展等业务。 

在百度期间,任旭阳参与最出名的项目是爱奇艺。2009年12月,任旭阳牵头创办视频网站爱奇艺,同时邀请搜狐的前COO龚宇担任爱奇艺CEO。 

2011年,已经离开百度的任旭阳与郑朝晖共同创办了一点资讯,并获得了凤凰新媒体、顺为资本、小米科技、OPPO等公司的投资。目前,任旭阳仍担任一点资讯的董事,持股比例约10%。 

2013年8月,任旭阳创立大数据分析公司海致科技。随后任旭阳还创立了专注于早期投资的真知创投,并担任管理合伙人。 

鉴于任旭阳的“百度系”光环及丰富创投经验,海致科技成立后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海致科技一共进行了1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高瓴、君联资本等知名机构以及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北京人工智能基金、上海人工智能基金等国资平台。 

今年6月,海致科技还完成了3.5亿元的E2轮融资,投后估值为33亿元(约36亿港元)。不过,该估值却为海致科技能否上市埋下了一点隐患。 

目前,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共有三套标准:要么近一年的盈利超过3500万港元、要么前三年累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超过1亿港元、要么公司的市值超过40亿港元。现实情况是,海致科技已连续三年亏损,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为负值。海致科技达不到前两套标准的要求。 

但若按第三套标准,海致科技IPO前的估值(36亿港元)距40亿港元的要求,也还有一点点差距。最终,港交所是否会“网开一面”,还存在不确定性。 

研发缩水如何保持竞争力 

据官方信息,为吸引更多科技公司到香港上市,港交所在2023年3月专门推出了第18C章,为内地的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开绿灯”。在此新政下,已有晶泰控股(02228.HK)、黑芝麻智能(02533.HK)、越疆机器人(02432.HK)等3家公司上市。另外还有希迪智驾、五一视界等2家公司按照第18C章寻求上市。 

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于估值不高且没有盈利的海致科技为何不愿享受第18C章的“政策优惠”而选择到主板上市,也充满了疑问。有市场观点认为,海致科技不选择按照第18C章的标准上市,或因公司对其“硬科技”属性的信心不足。 

海致科技的创新属性,到底成色如何呢?从其业务等基本面,或可一见端倪。 

据《招股书》介绍,海致科技的核心能力在于通过创新的“图模融合技术”开发产业级智能体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图”,并不是图片或图像,而是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简单来说就是将复杂的知识领域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计量、图形绘制等方式显示出来,揭示知识领域的动态发展规律,为学科研究提供切实的、有价值的参考。目前,知识图谱的应用涵盖了搜索引擎、智能问答、个性化推荐、内容分发、医疗诊断、教育等多个领域。 

海致科技的“图模融合技术”则是则是将知识图谱与大模型技术进行融合。海致科技提到,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AI除幻成为行业十分重要的发展工作之一,“公司作为中国首家通过知识图谱有效减少大模型幻觉的AI企业,已将AI除幻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不过,目前AI除幻并不是海致科技的营收主力。营收构成显示,海致科技的业务分为Atlas图谱解决方案、Atlas智能体两大板块。报告期内Atlas图谱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超过80%,AI除幻所在的Atlas智能体的营收占比不足20%。 

实际上,2022年Atlas智能体的营收为0。2023年海致科技才进入AI除幻领域,当年9月正式推出Atlas智能体。2023年全年,Atlas智能体的营收为890万元,营收占比为2.4%;2024年的营收为8655万元,营收占比提高到17.2%。 

对于AI除幻的前景,海致科技十分看好,表示“该方案提升了大语言模型在特定行业场景中的精准推理能力,提升大模型的决策效率和预测准确性,同时降低大模型的幻觉现象。” 

虽然看好AI除幻,海致科技的研发投入却后劲不足。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从8694万元降至6068万元。随着公司营收增加,海致科技的研发费用率从28%降至12%。一方面看好AI除幻,一方面缺研发缩水,海致科技的操作成“谜”。 

也有观点认为,海致科技削减研发投入,可能与其连续亏损,导致现金流吃紧有关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海致科技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62亿元、-1.40亿元、-3855万元。公司造血能力不足,海致科技对于研发投入或许已经力不从心。 

不过,海致科技的同行却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财报显示,同样谋求到港交所上市的明略科技、星环科技2024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53亿元、2.27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62%。 

此外,百度、商汤等行业龙头企业也提出了要加大对AI除幻技术的研发投入。面对同行及行业巨头的发力,海致科技的研发投入却越来越低,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竞争力度?上市或许已经显得迫在眉睫。(思维财经出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