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三年转型,北京银行终成蝶变

访客 2025-04-30 20:08:10 74330
三年转型,北京银行终成蝶变摘要: 作者/质子编辑/嘉嘉营收同比增长4.8%、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2.61%、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01%……日前...

三年转型,北京银行终成蝶变

作者/质子

编辑/嘉嘉

营收同比增长4.8%、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2.61%、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01%……日前,北京银行发布的2024年财报,该份财报显示北京银行在财务数据以及运营数据等方面向好,提交了一份具有韧性的成绩单。

其实这份财报不仅是2024年的业绩展现,更是北京银行恢复业绩增长的成绩单,在三年前,随着原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出任北京银行董事长,其提出的数字化转型为北京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

【1】优化营收结构

如果要问银行人对北京银行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估计会有很多人会回答:国内首家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商业银行就是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源于北京的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胡润中国500强》中:在TOP 500中,北京企业数量占据65家,位居榜首,远超第二名上海的50家。

繁荣的经济基础为北京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能。

2022年,北京银行营收为662.76亿元、净利润为247.6亿元、资产规模为3.39万亿,要知道在2018年,北京银行营收、净利润、资产规模只有为554.88亿、200.02亿、2.57万亿,五年时间分别增长了19.5%、24%和32%。

这是北京银行的高光时刻,彼时在125家国内城商行中,北京银行不论是营收利润,还是资产规模都位居全国TOP 3。

相对于存量规模,北京银行需要解决的是营收结构的优化——其实十多年前,零售业务就被视为银行未来的核心业务。

如2004年招商银行正式提出行“零售银行战略”、2010年华夏银行明确提出零售业务转型战、2014年中信银行全面启动零售战略二次转型……

甚至BCG在2015年发布的《完美零售银行2020:人性、科技、转型、盈利》中提出:中国零售银行业收入2020年预计将达到3万五千亿元人民币,占银行业总收入的40%以上。

在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纷纷转型零售业务时,北京银行启动了“赢在网点”项目,希望通过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实现二次增长。

【2】用数字化撬动零售

其实早在2021年,北京银行管理层就制定了零售业务的发展目标——零售盈利贡献50%。

据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银行零售客户数达2565.8万户、2022年零售客户达2752.52万户,从增长率上看,北京银行属于高速增长。

但传统方法已经撬不动零售银行业务,关键是消费路径和消费习惯。当个人用户习惯性使用招商银行卡后,将招商银行卡绑定到微信、支付宝后,他很难更换其他银行卡。

那么如何才能激活零售业务呢?霍学文一方面再次明确零售业务列为全行重点转型战略,另一方面给出了转型的方法论在于数字化。

“力争用三年时间,推动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成效达到银行同业领先水平”,在上任成为北京银行董事长后,霍学文给出了北京银行零售业务突破式发展的新途径。

为此北京银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第一是全面推动零售作战单元的转型,释放零售组织调整后的转型新动力;第二是坚持端到端客户旅程重塑和数字化运营“双轮驱动”,提升运营体系对全行数字化转型的联勤保障能力;第三是基于统一金融操作系统和统一数据底座,强化模块集成、业技融合、技数智能,完成科技条线组织架构调整。

而在2024年,北京银行还重塑部分架构,建立1个统筹部门——零售银行部,4个利润中心的“1+4”零售新架构,打造涵盖客户、产品、渠道、队伍、技术、风控在内的CPCT²R一体化经营新模式。

战略明确,方法得当,再加上数字化转型的助力,北京银行零售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营收结构实现了优化。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银行零售客户突破3070万户,零售营业收入实现249.41亿元,为全行贡献了36.97%的营收。

零售业务占比从28.1%提高到了36.97%,这是过去三年北京银行的成绩单,也是霍学文上任的成绩单。

【3】全面数字化经营

《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至历史低位,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对银行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不仅迫在眉睫,数字化转型更应该向银行业战略纵深推进。

而国内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银行,都开始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

2024年,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投入238.09亿元、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为122.96亿元、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为114.33亿元……工商、农行等六大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更是达到1254.59亿元。

显然在息差收窄、银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变为精细化耕种的当下,数字化能力将成为未来银行竞争的核心能力。

而北京银行也看到了数字化在业务中的业务前景,不再是辅助贷款、财务管理等业务的工具,而是将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2025年北京银行正式进入全面数字化经营阶段”,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霍学文透露称,北京银行的战略将是“All in AI”战略,通过在大模型建设与应用领域持续布局,构建“AI+”场景应用体系,实现用户的激活和留存。

以数字化推动零售银行业务转型,优化营收结构,以数字化能力改变增长惯性和路径,霍学文的数字化战略为北京银行寻找到了新的动能。

而这种发展方式,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数据显示:2025年4月29日,北京银行市值为1323.55亿元,而在2022年8月2日,北京银行市值只有871亿元,三年时间,北京银行市值增长52%。

北京银行的三年蝶变之路,既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突破,也是对数字化未来的主动拥抱。通过“All in AI”战略的深化与零售业务架构的革新,北京银行不仅实现了客户规模与营收结构的双重优化,更以市值52%的跃升印证了转型战略的前瞻性。

从“赢在网点”到“赢在云端”,从对公依赖到零售驱动,其蜕变背后是组织重构、技术赋能与战略定力的深度融合。

随着银行业竞争全面迈入数字化深水区,北京银行的探索为城商行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唯有以科技重塑服务、以数据激活生态,方能打破增长惯性,在息差收窄与客户需求迭代的挑战中开辟新局。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