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茶饮赛道2024年财报透视:规模、效率与价值的产业升级战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易不二
2024年的咖啡茶饮赛道,在消费复苏与行业内卷的交织中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一边是蜜雪冰城、瑞幸等品牌以规模扩张与供应链效率持续刷新业绩纪录,另一边则是奈雪的茶陷入巨亏、星巴克业绩承压的生存焦虑。
当行业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财报数据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映射出规模与效率、本土与全球的多重博弈。
这场无声的战争里,没有永恒的赢家,只有不断迭代的生存法则。
规模与效率的双重博弈
咖啡茶饮赛道的2024年财报,像一面棱镜,折射出行业在规模狂奔与效率深耕之间的挣扎与平衡。头部品牌交出的成绩单,既印证了“万店时代”的规模红利,也暴露了粗放扩张的隐患;既展现了盈利模型的分野,也暗含了下沉市场的攻防密码。
规模与效率,已不再是单选题,而是需要品牌在扩张节奏、成本管控与用户体验中寻找动态平衡的必修课。
1,规模扩张的AB面。
规模扩张是品牌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超越星巴克达46479家,成为现制饮品行业第一。绝对规模优势撬动营收实现248.29亿元,同比增长 22.3%。
瑞幸通过“直营 + 联营”双模式快速渗透市场,全年净增6092家门店,总数达22340家,营收344.75亿元,增速38.4%。其中,第四季度单季营收实现96.13亿元,同比增长36.1%,创历史新高。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奈雪的茶门店数增至1798家,较2023年净增143家,但营收同比下滑 4.7% 至49.21亿元,经调整净亏损达9.19亿元。直营模式下的高成本与高客单价在竞争中陷入被动,被迫关闭121家低效门店。
星巴克中国2024财年净新增790家门店,同比增长12%,创下历史新高新增,但受市场竞争加剧和频繁促销影响,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客单价下降 8%。
2,盈利能力的分水岭。
盈利能力上,各品牌因供应链把控与成本优化能力的差异而出现明显分化。利润表上的数字落差,本质是供应链话语权的强弱分野。
蜜雪冰城在供应链与加盟模式协同下,2024年实现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39.8%,增速显著高于营收,盈利质量提升。同时,其 32.5% 的毛利率和 17.9% 的净利率,显著高于奈雪的茶和古茗,成为行业盈利标杆。
瑞幸通过规模效应、供应链优化与产品创新实现全年29.32亿元净利润。“爆品 + 私域”策略下,第四季度同比大幅增长183.8%至8.41亿元,营业利润率达10.4%,首次在行业淡季实现双位数利润率,运营效率提升。
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经营利润率始终维持两位数。但高端定位面临本土品牌“低价高质”策略的冲击导致客单价下滑,本土化挑战及运营效率需进一步提升。
古茗虽实现净利润 14.93 亿元,但成本同比增加 15.7%,单店日均GMV下滑4.4%,长期增长动力有待观察。奈雪的茶品牌在价格战中盈利艰难,2024 年经调整净亏损9.19 亿元,新店型“奈雪green”、瓶装饮料业务暂时未能有效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3,下沉市场的攻守道。
下沉市场成为品牌增长的新战场,各品牌采取不同策略。
蜜雪冰城凭借用“性价比钢印”穿透毛细血管级市场,2024年新增门店8914家,40%位于乡镇市场,全年业绩下沉市场业绩贡献超 60%。瑞幸通过联营模式快速下沉,联营门店占比提升至34.7%,成为下沉市场拓展的核心力量,为全年业绩贡献稳定收入来源。
古茗通过“地域加密”策略,在部分省份密集布店,形成高密度门店网络,占据了部分市场。但在其尚未进入的空白省份,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对手已展开激烈争夺。
奈雪的茶在2024年通过价格下探、加盟松绑和数字化赋能,在下沉市场取得阶段性进展,但面临成本高企、竞品挤压和品牌定位模糊等挑战。
立体进化
当规模红利渐褪,咖啡茶饮赛道正步入以供应链为根基、数字化为脉络、全球化为疆域的新竞争纪元。这场升维竞赛中,效率革命将重新定义行业游戏规则。
1,供应链战争: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引擎
供应链的垂直整合与优化将成为品牌的竞争力底座。
蜜雪冰城核心食材基本实现了的100%自产,并通过与君乐宝合资建设“雪王牧场”,使奶源成本大幅低于行业。这种垂直整合策略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控制,同时降低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同时,通过向加盟商供应原料、包材和设备,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变现,超过65%的利润源自供应链体系而非终端销售,降低了对终端销售波动的敏感性。
瑞幸则通过全球化采购、自建基础设施、数字化品控和成本优化,构建了“原料-生产-物流-门店”全链路掌控力,供应链优势使其在价格竞争中保持利润率稳定,同时支撑了门店扩张和产品创新。未来,随着青岛基地投产和巴西合作深化,瑞幸的供应链壁垒有望进一步巩固,为其长期增长提供持续动能。
当供应链成为叙事主体,未来的较量,是看谁能将田间地头的原料,转化为品牌叙事的一部分。
2,数字化深水区:从工具到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已从提升效率的工具,升级为重塑品牌发展的底层驱动力。
在整个咖啡茶饮赛道,瑞幸的数字化能力或是值得全行业学习的样本。其数字化战略构建的核心竞争力,贯穿用户运营、供应链管理、门店运营等全链条,构建了“用户-供应链-门店”的数字化闭环,成为规模扩张、效率提升和盈利增长的关键驱动。
比如,瑞幸自主研发的APP和小程序构建了全域数据中台,为超3.34亿用户绘制精细化画像,涵盖消费频次、口味偏好、价格敏感度等400余个标签。基于这些数据,瑞幸既能成为“爆款制造机”,又能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实现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的双重突破。
2024年,瑞幸全年共推出119款新品,其中,轻乳茶系列以首月销量4400万杯、小黄油拿铁以首周销售1333万杯的成绩,成为爆款。而瑞幸的月均交易客户数也达到了7180万,同比增长48.5%。
当每一杯咖啡奶茶的诞生过程可被全程数字化解构,品牌与用户的连接便从 “单向输出” 进化为“精准共舞”。
3,全球化2.0:从模式复制到本土共生
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品牌已经转向“供应链整合+本土化创新”的双轮驱动逻辑,从简单的复制模式转向与本土市场共生。
对于2024财年全球门店达40199家的星巴克来说,中国市场是其战略核心,其发展策略也出现了明显的从“文化移植”升级为深度融入中国消费场景、文化符号与产业链条的“在地化共生”。无论是在云南普洱建立种植者支持中心、开设非遗概念店、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在江苏昆山落成投产,这些动作都是其稳住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号。
走向出海的本土品牌亦是如此。
蜜雪冰城一边在东南亚深耕,一边在欧美试点,以供应链驱动每一步出海之路。瑞幸也是走了一条从东南亚到全球的稳步渗透之路。随着东南亚市场深耕与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完善,未来,瑞幸与蜜雪冰城有望进一步缩小与星巴克的全球差距,成为咖啡茶饮行业全球化竞争中的中国力量。
真正的全球化,不是征服市场,而是在地化基因与全球视野的水乳交融,让品牌根系深扎本土土壤,长出世界之花。
结语
咖啡茶饮赛道的2024年财报,是一份产业升级的 “进度条”,更是一声向深水区进军的号角。从规模与效率的博弈到供应链、数字化、全球化的重构,行业正经历从“量”的比拼到“质”的跃迁。
这里没有永远的领跑者,只有持续进化的生存者。当扩张的狂飙渐歇,唯有将效率刻入基因、把创新融入血脉的品牌,才能在这场永不停歇的产业升级战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长期主义答案。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