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火了,济南的“模”力也不简单 | 大鱼财经

新黄河记者:黄敏
近期,DeepSeek火爆出圈,再次让人们看见大模型的力量。在数字化浪潮下,大模型深入千行百业正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在这场技术浪潮中,济南模力领先——2024年,济南人工智能大模型重点企业达52家,在研和已投入使用的大模型产品66个,均居全省首位。
逐浪大模型赛道,济南正乘数而上。
分钟级、秒级响应成为可能
在数字化转型趋势下,大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向产业融合,成为驱动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山东某医院,此前病历文书整理工作通常需要2-3个小时,应用海若医疗大模型后,一份入院记录生成仅需15秒,内容准确率90%以上,降低工作量超70%。
在齐鲁制药,为辅助药物研发,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分析医药相关信息文档,但每月也只能分析600篇。科研人员应用海若大模型分析医药信息文档后,分析结果立等可取,每周分析专利数量提高至3000篇。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术,既是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技术底座。 山东浪潮海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萍告诉新黄河记者,浪潮云打造的浪潮海若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除了上述场景,比如,面向交通行业,海若交通大模型实现故障提前发现率提升40%,故障响应速度提升50%;面向应急行业,海若应急大模型实现应急预案生成时间缩短至分钟级;面向政府,海若政务大模型可实现公文撰写效率提升80%,资料查找效率可提升90%左右等。截至目前,海若大模型面向水利、烟草等行业共同开发打造了300余个行业大模型场景,实现有云处皆智能。
浪潮海若大模型可谓济南竞逐大模型赛道的典型代表之一。2月7日,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济南已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群,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壮大,大模型重点企业达52家,在研和已投入使用的大模型产品共66个,4个大模型产品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均居全省首位。
发动机动能澎湃
无论是大模型运转还是数字化转型,都离不开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王英龙此前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曾比喻,大模型就像是一辆超级跑车,而强大的算力就是它的发动机。
目前济南大模型训练所需算力旺盛,每天所用算力规模为1000P,基本上用满了。2月7日,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
据了解,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由济南城投集团投资建设,算力规模为1000P,是山东省内首个突破E级的智算中心,去年年底已启用。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中心主要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提供算力支撑,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大模型训练所需算力较多。
按照计划,基于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济南城投集团将联合市政府和行业头部生态搭建大模型创新工厂,建立软硬一体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包括算力资源管理平台、大模型训练平台、智能体创新平台以及超过50余款大模型及成熟应用在内的超级市场。
除了上述平台,济南正蓄积更大算力,目前,已拥有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华为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一批算力集群。
2024年,济南加快城市算力部署,山东算网平台正式上线,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投入运营,智能算力达到3877PFlops,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前十。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2024年,济南持续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除了算力部署,济南累计建设5G基站5.4万处、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到77%,均居全省首位;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达267.49万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成功入选全国5G应用扬帆之城、5G-A网络商用城市。
数字生态总指数全省第一
在数字化浪潮下,数据的价值越发重要。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为数据要素应用落地带来了新的技术路径,通过大模型训练,智能算力和数据要素可以实现有机结合、协同发展。
从济南数字经济发展看,模力全省领先,正成为泉城人工智能产业乃至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算力全国领先,为泉城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底座支撑。
数据显示,2024年,济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做大向强,软件业务收入达5856亿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软件名城评估位列全国第7位。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数字经济优势稳固、领跑全省,在全省率先出台《济南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2024年,济南算网融合生态加速完善,数字生态总指数居全国第八、全省第一。数实融合发展效能加速释放;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达80家次,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超过2000万台,涵盖工业APP数量3万余个,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眼下,在大模型风起云涌之际,济南正努力在该赛道竞逐,数字经济正积厚成势,为强省会崛起蓄积更大增量。
编辑:韩璐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