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东北AI新地标,为什么是沈阳?为什么是百度?

访客 2025-07-11 15:16:00 14480
东北AI新地标,为什么是沈阳?为什么是百度?摘要: 从“东方鲁尔”到“东北AI第一城”,老工业基地迎来AI拐点时刻。文|赵艳秋 徐鑫7月10日,冀宗琪回到了自己的“第二...

从“东方鲁尔”到“东北AI第一城”,老工业基地迎来AI拐点时刻。

东北AI新地标,为什么是沈阳?为什么是百度?

文|赵艳秋 徐鑫

7月10日,冀宗琪回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沈阳,参加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仪式。他是浙江颐高智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基地总经理,曾在这里求学七年,三年前刚刚迈出校门,但由于当年沈阳缺乏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人工智能就业机会,他南下杭州。

但最近两年,冀宗琪多次往返于两地,沈阳正在努力打造“东北人工智能第一城”。

随着去年沈阳获批七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城市”之一,以及沈阳市与头部企业百度通过全国首创“四个一”模式,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冀宗琪看到,第二故乡正在人工智能产业孕育和迸发出巨大的潜力。而园区四栋漂亮的现代化建筑,也已成为沈阳的城市名片之一,冀宗琪为此颇感自豪。

作为正在崛起的东北AI产业新地标,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开园仪式“短暂但热烈”。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共同出席了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开园仪式。

不少与会者和入驻企业对88天完成主体封顶、20个月实现从蓝图到开园的推进速度印象深刻。

百度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了规模最大智能AI计算基础设施集群。通算互联、信安世纪、浪潮信息等首批40家企业完成入驻,涵盖芯片研发、AI计算服务、数据标注、大模型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开园即“链”起产业生态圈。

在开园仪式上,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表示:“这标志着百度与沈阳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百度将以此次开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在沈阳的合作投入,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为沈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1

一座传统工业重镇的决心与行动

“感受到了沈阳跑步进人工智能时代的速度”,已入驻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的数据标注企业云瞳数据总经理肖寒是沈阳本地人,他对这场开园仪式印象深刻,也颇为期待沈阳乃至辽宁接下来的人工智能产业进展。

在他看来,这座AI地标,倾注了沈阳在人工智能时代拥抱新技术浪潮的战略决心,从中又能看到一座传统工业重镇抢抓战略机遇的紧迫感。

了解沈阳的人知道,作为中国工业的摇篮,这座城市见证过新中国工业发展起步。沈阳曾经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钢水,也是第一块电磁铁、第一批飞机轮胎、第一台250吨塔式起重机等诸多工业记录的诞生之地。沈阳的铁西区还曾有“东方鲁尔”、“机床之乡”的美誉。

但在新的时代浪潮里,这里客观遭遇了转型之困。传统产业发展承压,正倒逼着当地产业的升级转型。

与此同时,国内城市为抢抓人工智能机遇,展开了激烈的城市竞赛,成都、重庆、武汉、合肥等都在积极布局AI产业。如何避免在新一轮技术浪潮里掉队,可能也是当下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建设跑出“皇姑速度”背后紧迫感的一大来源。

过去几年,辽宁正通过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而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是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的一枚最新落子,无疑有助于激发当地的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为当地提供“人工智能+”的发展新动能。

这枚落子还肩负人才培育的使命。当下辽宁乃至整个东北都面临着老龄化和人口外流现象,也给当地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小挑战。AI是年轻人的产业,发展AI产业能让年轻人留在本地,也有助于新兴产业真正在本地落地生根。

产业观察人士看来,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沈阳和辽宁已做了大量工作,当地在产业资源和人才储备等要素上的积累,也为其抓住这波人工智能浪潮奠定了基础。

今年6月《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发布,从顶层设计层面,为辽宁当地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出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其中提到,2027年要实5000PFLOPS以上算力规模,培育5个垂直大模型,打造100个标杆场景,实现AI规上企业300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顶层设计之下,东北本地的人才和产业资源积累,成为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过往深厚的工业积累,为AI发展提供了海量场景,辽宁和沈阳的传统产业正成为AI落地的最佳试验田和“价值放大器”。比如装备制造领域企业沈鼓、新松等可基于AI来解决个性化生产和故障预测的需求,而原材料产业里钢铁企业可以用AI优化能耗,汽车产业则能用AI来解决柔性供应链、智驾问题。

AI也正加速向垂直场景落地,丰富的人才储备有助于垂直场景AI的研发和落地。即便在短视频领域,沈阳有鲁美,沈阳音乐学院等细分领域排在前列的学校。

肖寒则看到,当地的生活成本低还方便人才安家,相比其他一线区域还有成本优势。

此次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也是百度卡位战略重镇,与辽宁当下产业发展方向同频共振后的战略抉择。

当下,辽宁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而百度的核心业务与辽宁产业发展方向相契合,在坚定看好辽宁振兴发展前景的背景下,双方在去年12月就已经开启战略合作。当时辽宁省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沈阳市皇姑区与百度智能云(沈阳)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双方的合作也能形成优势互补。作为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百度在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四层进行全栈布局,拥有成熟的AI工程体系。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等技术优势与当地的产业场景结合,辽宁的战略、政策和产业资源叠加百度的技术生态,有望打造区域振兴和技术应用落地的新范式。

02

首创“四个一”模式,到底是什么?

海外数据标注产业大洗牌之际,过去一两年里,中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数据需求快速增长,数据标注领域也随之演进。

在这次沈阳人工智能人工产业园落地中,沈阳另辟蹊径,推出全国首创的“四个一”模式,力图从基础设施到应用落地,构建出完整、可复制的AI产业闭环。

这“四个一”指的是:一个高性能AI基础设施底座、一个超亿产值数据标注基地、一套AI大模型和数据要素流通平台、一个产业应用场景展示中心。相比传统园区大都侧重一两个方向,“‘四个一’模式四线并行,实现协同发力。”颐高集团冀宗琪说。

其中,一个高性能AI基础设施底座,依托了百度智能云自主可控、软硬一体的人工智能全栈方案。目前,该基础设施已投入运营,是模型训练、推理与部署的基础底盘。

其次,数据标注,从“幕后”走向“主场”。

当下,模型几乎以”周“为单位快速迭代,模型精进、行业模型训练尤其离不开高质量数据,数据标注则是关键环节。产业园的第二项核心工程,正是一个计划产值超亿元的数据标注基地。冀宗琪介绍,园区目标是形成数据标注产业聚集,打造东北地区的标杆。

2024年,沈阳入选首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城市”。沈阳在标准制定领域积极作为,相关单位已参与编制1项国际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以及6项团体标准。

“数据标注行业是一个追求高质量、低成本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肖寒告诉数智前线,沈阳具备人才和行业资源,为数据标注产业提供了理想“土壤”。百度也是最早布局数据标注的大厂,在产业园将深化其数据服务布局,为模型精调、行业模型定制打基础。

“过去十年,数据标注主要服务于互联网大厂。从2025年开始,传统行业将逐步成为AI浪潮第二阶段的数据需求主力。”肖寒说,团队已为一家能源行业央企做定制化数据服务。“标注基地亿元产值是可行的,长期来看是一个保守目标。”

“我们是带着准备进园的。”他说,云瞳已储备14种语种、覆盖8大学科的专家,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大语言模型和视频分析等方向做了技术储备。“未来尤其要为传统企业提供数据底座和专家服务,支撑全流程智能化转型。”

再次,流通平台,打通模型与数据的“高速公路”。

AI大模型与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是连接数据与应用的关键枢纽。平台以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为核心,承载模型调用、精调和应用开发等功能。

沈阳正在攻坚数据要素流通这一“硬骨头”。“它需要交易平台、数商培育、应用场景和数源单位引进等方面的探索,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肖寒说。相比之下,模型流通要更为成熟。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已有4.8万精调模型与百万级应用,为当地企业落地AI提供支撑。

对地方政府而言,这个平台是培育本地AI开发生态的重要抓手;而对百度来说,它是扩大应用市场、构建生态体系、探索数据要素新规的“底盘”。

最后,场景展示中心,是建立信任的窗口。

产业应用场景展示中心,是“四个一”模式中最直观的成果呈现,对政府而言这是对外招商与行业推广的关键;对百度来说,这也是技术和营销的理想窗口。昨日,大量与会者参观了该中心。中心中已展示智慧出行、智慧医疗、AI城市管理、AI教育等成熟案例。

“四个一”模式是一套系统的产业战略核心。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围绕这个模式,形成“1个园区+4个中心+N个场景”的布局,园区规划5年产值破百亿元。百度智能云也将从中获得强劲增长动力。今年一季度,其营收增速达42%。借助产业园,百度不仅拓展市场份额,也在生态和技术壁垒上进一步“卡位”。

03

新范式的辐射效应

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四个一”模式并非一蹴而就,是百度在多地城市合作中,逐步摸索、优化的成果。

冀宗琪观察,此前,百度与颐高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合作建设运营新质园区。在江苏盐城,两家公司打造了百度智能云产业基地后,发现不少企业能接入元宇宙平台希壤,实现数字孪生场景,解决实际问题。而在江西南昌赣江新区,数据标注基地显著带动了当地就业,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可见的产业拉动效益。

正是这些项目实践和正向反馈,坚定了百度与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四个一”模式的决心,明确了多线并行、集群化推进的路径。“产业园落地后,我们希望真正把产业集群带动起来。”冀宗琪说。

AI人才培养也是产业园与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以数据标注为例,它不再局限于低门槛岗位,而是向高端化、专家化发展,逐步打造成产业链上游的“数据智库”。人才体系建设也将引入百度认证考核,为后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撑。辽宁省也是百度“1000万AI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合作伙伴。长期以来,百度与辽宁省高校紧密合作,已在东北大学、大连理工等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共建松果人才实践基地,进一步培养许多高质量AI工程能力人才。

产业园的未来发展也面临挑战。冀宗琪坦言,首先要让企业看到东北的机会,改变“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刻板印象。为此,颐高计划通过江浙沪已有的企业资源和行业协会,将外部优质企业引入沈阳,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业务机会,让产业生态逐步繁荣起来。

一些挑战则来自行业。比如,央国企有充足的意愿涉足数据要素。“他们有意愿、有数据,但缺乏能够将他们的数据转化为高质量数据产品、实现价值变现的服务商。”肖寒说,这正是产业园生态企业亟需补足的能力。“压力给到了我们。我们需要能探索出一条让大型企业满意、信赖,心甘情愿把数据拿出来合作的模式。”

此外,区域竞争、人才和企业留存、盈利模式等,也是园区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度在不断加快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布局,以更系统的合作模式推动AI产业落地。

业界观察,百度和地方的合作步伐在加快,城市级AI合作正在深化。就在6月26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与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会面,双方就智能算力、大模型应用等深入探讨,推动天津人工智能产业“成链成群”。

这并非首次合作。早在2023年,百度便与天津市政府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在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场景落地方面展开合作。根据协议,百度在天津津南区落地“数字产业创新基地”,包括“千帆大模型赋能中心”和“数据标注基地”,服务当地AI开发者与生态企业。

在具体应用上,百度已与中国天辰工程共建化工行业专属大模型,助力规范解读、设计推荐等12个场景;与中沙石化共建智能工厂平台;与中水北方设计院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平台。这些项目为天津AI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济南也是百度合作典型。百度在当地建设智算中心与数据标注基地,深度参与政务、教育、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并助力高校建设AI人才孵化平台。在“车路云一体化”方面,百度也与济南攻关云控平台、高精地图等核心技术,探索数据运营、场景服务新业态。

如今,结合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成果,二期正在持续奋进中,将构建“一中心+四基地”,即大模型应用、数据要素、直播电商、人才实训四大基地,打造立足沈阳、辐射东三省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以沈阳为代表的新范式,也将在全国多个城市复制推广。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这种政企协同、平台支撑、场景落地的体系,正在从示范走向规模化,成为地方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引领城市迈向“AI原生发展”的关键路径。

阅读
分享